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星航)老厂房、老设备、旧产品、旧车间,这些承续工业文明、书写现代化进程的工业遗迹,将焕发新的价值。我省将开评省级工业遗产,以保护工业遗存,留住文化根脉。(《湖北日报》5月7日消息)。
湖北工业历史久远,影响巨大,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评选工业遗产,对于尊重历史、认识历史,对于吸收精华、获取经验,对于传播文化、推广科学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工业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又一瑰宝。
根据正在向全省公开征求意见的《湖北省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我省将要评选认定的工业遗产,是指在湖北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经省经信厅认定的工业遗存。
荆州是湖北工业遗产重地,沙市更是重中之重。明清时期,沙市成为全国著名手工业城市之一,清代沙市各项传统手工业进一步发展。甲午战争以后,沙市现代工业起步。1912至1920年,沙市先后兴办胜家机器公司、云棉机器米厂、信义面粉厂等等。1921至1936年,海外列强卷土重来,迫使城市民族工业转向内地找出路,1929年建设了沙市打包厂,1930年创立了有江浙财团背景的沙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后为沙市一棉厂)。随后,一大批工厂相继建立,为沙市现代、当代工业打下坚实基础。
沙市的工业遗存很多,眼下正是急需留存的时候。随着老城区改建和棚户区改造,一些工业遗址即将拆除,纺织厂、化工厂、轻工厂、机械厂、炼钢厂、建材厂等都需要有遗址保留下来。
工业遗产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涵盖方方面面,不仅包括政治、文化、人文、地理,还包括经济,特别是工业。
工业遗产是滋养后人的历史教科书,对于行业兴衰、发展轨迹、管理科学、人才培养、应对风险,都具有现实意义。
工业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又一瑰宝。工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也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工业遗产也是文化的根脉,是传统中华文化的补充和完善。
开评工业遗产十分重要,保护工业遗产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