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67|回复: 0

特约记者行:葫芦烙画大师张远龙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苏
精华
2

885

主题

7033

帖子

739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95

IP属地: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

发表于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 2019-5-11 16: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约记者行:葫芦烙画大师张远龙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荆州社会 正文 来源: 荆州新闻网 时间:2019-05-10 09:44
  荆州新闻网消息(特约记者 裕瑄)葫芦古来就有,嫩的可食之,老的可作生活用具,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宝物。古时候人们用老的葫芦做瓢舀水、装食物、盛酒,如八仙中铁拐李的酒葫芦,太上老君的仙丹葫芦等,荆州博物馆展出的西汉时期葫芦型彩绘“尹氏”漆勺,可算最古老的葫芦实物。
  葫芦代表着福禄之意,后来,文人雅士多爱玩葫芦。他们给葫芦打扮一下,画点花草配点装饰等。由于葫芦光滑,画容易脱落。后来人们就用火将所画的内容烙上去,这样既美观又耐用。在荆州就有一位这样的老艺人,他就是葫芦烙画大师张远龙先生。
  来到张远龙的工作室,好像走进了童话的葫芦王国,这里桌上一排排、墙上一串串,柜子、书架到处是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的大大小小的葫芦,有许多葫芦已经烙画了,有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画面生动迷人,令人目不暇接……还有的佳作,在省和国家级展览中获奖。
  张远龙是省级非遗葫芦烙画传承人,他12岁就跟父亲学习祖传的葫芦烙画技艺,他聪明好学,父亲对他要求很严格,要他反复练习绘画基础,在国画基础上,又学习了西画技法,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就在葫芦上作画,虽说有多年作画的功底,开始烙画还是把握不住烙笔,因为葫芦是圆形,光滑,烙笔不是轻就是重,一不小心画坏了,整个葫芦也就废了。就这样经过多年的苦练,烙笔终于听话了,能够运用自如了。
  
  张先生介绍,烙画艺术又称汤画葫芦,火笔画葫芦,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烙画以烙铁为笔,高温为墨。创作时,要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意在笔先,落笔成型”。比如,在创作“十八罗汉”时,张先生运用了中国画和西画这两种方法,把它们融入到烙画中,使画面逼真,更有立体感和光泽。
  十八罗汉,姿态万千,有慈眉笑脸,有凶刹狰狞,有骑鹿伏虎降龙,或立或臥,或愁眉紧锁,或满面春风,神情各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为了“十八罗汉”这件作品,他一头扎进工作室,埋头苦干,一鼓作气干了近半年时间,才完成了这件佳作。
  
  2013年4月在第14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中,他的“十八罗汉”获得了银奖。这年,他被评为“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传承人”。专家评价他的作品,运笔流畅,线条轻重缓急,长短曲直,娴熟地运用点面,充分表现物像形象和质感,造型空灵简洁,清新秀丽。
  葫芦烙画做成的茶具
  张先先说:“我做这个事就是喜欢,上了瘾。不为了挣钱,好些作品人家出高价,我也舍不得卖,因为它们注入了我的心血。我已经七十多岁,眼睛、颈椎都有毛病了,但只要烙画,什么病都没有了。”张先生追求艺术,追求完美,苦中作乐,一干就是六十多年,先后烙画的葫芦有一万多个,为了让葫芦烙画技艺传承下去,他将技艺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种植时,利用模具把葫芦变成了天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