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稻虾共作模式 江陵让贫困户走上脱贫“快车道”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荆州社会 正文 来源: 荆州日报 时间:2019-05-17 10:02
近年来,江陵县大力推广以“稻虾共作”模式为主的小龙虾养殖,养殖小龙虾成为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近日,笔者走进资市镇先进村,放眼望去,虾池连片排列,田边的农作物随风摇曳,构成了一幅壮观美丽的乡村风光图。 61岁的王学才正在虾池里忙活着。王学才是先进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去年开始进行稻虾养殖。“去年,我把16000元成本全部收回来不说,还赚了四五千元。今年上半年,我又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已经赚了3万余元,今年准备向6万元奋斗。”王学才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王学才中年丧子,妻子身患甲状腺及心脏病,家徒四壁。2017年外出务工,由于工资低、工作不稳定,生活一直十分窘迫。驻村工作组为他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措施,让他看到了脱贫的希望。工作组为他争取了政府贴息贷款5万元,落实了每亩500元的养虾补贴,4500元稻虾补助款解决了他生产用电的问题。经过努力,王学才不仅摘掉了贫困户“帽子”,还成为当地的小龙虾“养殖专家”,更获得“脱贫光荣户”的荣誉,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据悉,资市镇先进村有贫困户130户、451人,在驻村工作组的积极帮扶和引导下,现已发展32户贫困户实行稻虾养殖,小龙虾产业呈现较好发展态势。 近年来,江陵县始终贯彻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目前,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已突破20万亩,100亩以上的规模化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突破2万亩,小龙虾产量达到1.17万吨,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我们将继续加强与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贫困户之间的联系,引导各类符合条件的申报主体进行项目申报,助力产业发展,保障产业扶贫政策在各地落地生根,发挥效益。”县产业扶贫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讯员杨茜茜朱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