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新新阳网
大鱼号
3小时前
关注
“去年,卖腊米40多吨,收入1200余万元;卖腊米苗40余万株,每株8元,腊米苗紧俏得很。”
12日,一见到记者,枫林镇坳上村村支书刘训志就算起账来,高兴得合不拢嘴。
腊米是名贵珍稀中药材之一,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散寒解郁”的药用功效。在阳新,种植腊米已有2000余年历史,地处幕阜山脉与横立山脉交界处的枫林镇,是阳新腊米主产区,而枫林的腊米主要在坳上村。
近几年,腊米价格不断上涨,一度高达每斤200元。靠种植腊米,2016年,坳上村整村脱贫出列,成为远近闻名的“腊米村”。在这里,腊米遍布村民房前屋后、犄角旮旯。
“一到腊米收获季节,外地牌照货车到处都是。”刘训志说。自然,村民收入节节攀升。胡贤德种植腊米近7亩,去年产腊米400斤,收入5万元。“去年,全村人均增收1万元,60%以上家庭的腊米收入超过5万元。”
在腊米育苗基地,一个个黑色大棚下,扦插的腊米苗已长出嫩芽。目前,坳上村已发展腊米8000多亩、腊米育苗基地20亩。
“今年准备再发展腊米1000亩。”村委会主任柯金昌说,村里仅有耕地1282亩、水田281亩、山场11834亩,加上其他产业占地,明年起就没地方再新增腊米种植面积了。而腊米苗不仅要供应村里、镇上其他村,外销到周边省市的量也很大,必须扩大规模。
但地从哪来? 村“两委”陷入沉思。
经过多次碰撞,最终大家一致决定借地发展。“在枫林镇周边村庄流转土地发展腊米,一方面这里有种腊米的传统,另一方面也便于管理。”
今年初,坳上村在石塘村、南城村流转土地近200亩,“飞地”建起腊米育苗基地。“这里还是培育腊米新品种的试验场。”柯金昌说,现在村里种植的腊米品种各有优缺点,希望能选育出更适合这里自然条件的新品种。
“飞地”种腊米,靠种植大户带动。柯善武是坳上村腊米种植大户,种植腊米100多亩,去年收入60多万元。今年,在村“两委”组织下,柯善武牵头联络几名大户、脱贫户,正着手与周边村庄商谈流转土地1000亩发展腊米。
记者了解到,借地发展,坳上村腊米种植达到万亩规模。今年,该村85%的腊米将进入丰产期,产值超过2000万元。
曾经,因腊米价格波动太大,几度出现村民挥泪砍腊米的情形。“你就不怕腊米价格再度暴跌?”“只要价格在每斤50元以上,大家都愿意种腊米,而且利润还不少。”刘训志信心满满,正筹备对腊米进行初加工,降低市场风险。
以前,坳上村的腊米都被货商上门收走。去年开始,该村尝试直接与药厂和大的中药材市场对接,今年又与几所大学进行对接,研发新技术,将腊米磨成粉后再进行销售,提高腊米附加值。
(来源:黄石日报 田城 蔡克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