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584|回复: 1

特约记者行:江陵郝穴有座松鹤堂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苏
精华
1

850

主题

4261

帖子

450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02

IP属地: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

发表于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 2019-5-26 09: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约记者行:江陵郝穴有座松鹤堂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荆州社会 正文 来源: 荆州新闻网 时间:2019-05-24 09:57
  荆州新闻网消息(特约记者 张俊)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江陵的郝穴看了那座久闻大名的松鹤堂。郝穴古称鹤穴,因西晋时荆州大都督羊祜在此地“取鹤教舞”得名,后来因郝姓人在此居多而改为现名。
  郝穴的黄氏是地方一大望族,徐向前元帅的夫人黄杰就是这个家族的人。明清时期黄氏族人在郝穴城中开了家叫松鹤堂的药铺,既坐诊,又卖药,在晚清时就很有名,民国年间规模更大。
  据陪同的朋友介绍,这松鹤堂原有好几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扩建城市道路时前边的门店被拆了,仅余后边的这重老屋。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这老屋被发现,并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我想这松鹤堂可能是全城仅存的明清建筑,因而郝穴人看得格外珍贵,维护得也格外精细。
  
  进大门前有处不大的场地,周边种着几株冬青树,以衬托出老屋的高大与沧桑感。迎面的灰色高墙是新修的,不是传统的灌斗墙,而是做成灌斗墙样式,上面开了扇铜钱花窗,倒有几分古朴感。
  过去荆沙老屋讲究一点的都是用青条石做门框。松鹤堂大门的修复没有用石窟门,但巧建成了老门样子,看上去倒也有几分镶石门框的感觉。
  
  进门后是一重天井,四周为典型的四水归堂与走马转楼形制的房子,像这种类型的房子沙市胜利街倒是有不少。松鹤堂座北朝南,占地约300平方米,面阔约16米,进深约20米,总面积约600平方米,共有24室,分上下两层。
  堂屋木结构的用料不错,梁柱粗大,楼板厚实,历经数百年还是那么坚实耐用。走马转楼的护板都雕着花饰,或是菱形、回字形、云纹形花,或是缠枝花、飞鸟人物,雕工虽不精细却也丰富多样,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房主人的富有与气度。
  松鹤堂内的门、窗、梁、柱、护板等都刷着一层红漆,鲜艳得如血一般。我看过一些古建筑,也见过木结构上漆的,但用大红漆刷成红彤彤一片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也不知在这个地方是否有些特别的讲究。毕竟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嘛!
 
  据门前的招贴宣传画介绍,在抗战期间,这里住满了伤病员。一批批伤病者被抬进来,经松鹤的医师们精心医治后,又一个个昂首阔步地奔赴战场。如今在院子里徘徊,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战火纷飞年代,这老屋里弥漫着的一股英雄气。
  听陪同的朋友说,马上将恢复松鹤堂前边被拆的部分,建好后将作为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场所,免费对观众开放。到时你们再来看那就更壮观了。
  松鹤堂能恢复得那么好,可能不仅是这里古建筑稀少的缘故,还是这里的人重视保护和彰显历史文化。例如早在1995年,郝穴就在江边建起江陵抗战纪念园,很可能这座园是当时长江边唯一的一座抗战纪念园。

0

编辑: 任前臻


相关新闻
特约记者行:八旬老人的“儿童画”有趣特约记者行:镇水铁牛如今成亮丽景点特约记者行:葫芦烙画大师张远龙特约记者行:荆江长流永伴抗战忠魂特约记者行:网友呼吁 尽快恢复6路公交车特约记者行:不弃“张飞一担土”特约记者行:我与长江大侠的一面之缘

荆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荆州新闻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信息,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1

850

主题

4261

帖子

450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02

IP属地: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 2019-5-26 12: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好好保护,作为文化教育基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