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340
IP属地:江苏省
|
贫困户李斯斌,是丹江口市土关垭镇银洞山村2组村民,他身残志不残,在脱贫攻坚战的道路上,他迈出这一步走上致富路。
李斯斌,男,1948年7月出生,今年71岁,全家5口人;凭着自信和勤劳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用灵巧的双手和精巧的竹编手艺编制了一条脱贫路,让自己的生活越过越精彩。李斯斌自小体格健壮、生性活泼、与人友好和善、吃苦耐劳,在9岁那年突患帕金森综合症,致使手脚、身体多处变形,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加上家庭贫困,根本没有经济条件医治落下终身残疾。
身体的残疾使他不能从事重度体力劳动,父母就让他在家放牛放羊,勤学爱动,脑筋灵活的李斯斌就在放牛放羊闲暇之余在山上砍些竹子学着用竹篾编制牛笼嘴、羊笼嘴、斗笠等简单的蔑器,同时送给左邻右舍的叔叔姨姨们供他们养殖的牛羊使用,偶尔还能得到有竹篾经验的老师傅指点。渐渐的,李斯斌的竹编手艺也越来越熟练,竹蔑编制品也越来越精细美观,有的养殖户到她家花1元、2元的来请李斯斌为他们编制;久而久之,李斯斌能够熟练的编制出农村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竹具,比如,筲箕、竹篓、竹篮、竹筛、竹席、晒席等等。
36岁那年,李斯斌经人介绍认识了本村2组残疾姑娘古发荣,两人结为夫妻,同年李斯斌由谷城县石花镇界牌垭村迁入本村居住生活,竹编也成为他谋生的主要手段。现在他每天能编制采茶竹篓4--5个,能卖80--100元;1天能编织茶叶摊凉筐2个,能卖100多元;在他家方圆附近家家户户种植茶叶,竹篓盛装茶叶干净卫生,透气性又好,各家各户至少需要4--5个,茶叶种植大户、茶场需求量更大。
李斯斌夫妇俩由于双双残疾,妻子聋哑一级残疾,无劳动能力,全家的衣食住行、孩子上学等费用全靠他卖些竹编制品来维持,生活过的紧紧巴巴。2014年5月精准扶贫、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及扶贫产业政策在银洞山村全面开展,她家被评定纳入了银洞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个一批”项目的实施给她家带来了奔向幸福生活的极大信心。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他家落实了低保兜底政策、夫妇俩纳入低保救助对象,儿子李建波在外打工,刚进门的儿媳妇在家带孩子同时养殖了母猪1头,肉猪10头,养殖土杂鸡100只,新建茶园4.7亩,收入逐年递增。2018年10月驻村领导,包户干部通过入户帮助算收入明白账,全家当年总收入达到43608元,减去全年生产经营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57.6元,超过当年最低脱贫标准4000元以上,顺利实现脱贫。
李斯斌用自己的双手编制出自己的脱贫梦,真正实现了真脱贫,脱真贫的愿望。(方邦华、陈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