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业主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方便,很容易出现私搭乱建的行为。这不但会侵害其他业主的公共权益,而且也会给楼体结构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下面为大家详细讲解:小区违章建筑该怎么办? 小区违章建筑如何处理 (一)查明事实阶段 即查清违章建筑形成的时间、原因、结构、面积、用途,是否存在民事纠纷,是否存在同时违反两个以上的行政法律规范的情形,是否已经行政执法机关查处等。对已经查处的按查处的结论办理,对未经查处的,进入下阶段。 (二)处理和处罚阶段 第一步 按时间分类分流。根据各地城市规划的具体时间合情合理地确定违章建筑的时间界限。 第二步,按是否存在违章建筑的行为同时违反了两个以上的行政法律规范的情形为标准分类分流。 若不存在这一情形,则一般是只违反建设规划的,则交由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处理;若存在这一情形的,则由一个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处理。 第三步,作出处理或处罚决定。然后根据处理或处罚决定分别处置,对补办手续的,进入补办手续阶段;对处以没收或限期拆除的,进入执行阶段。 (三)补办手续阶段 对依法应当直接补办手续或经过处罚后要求补办手续的,由违章建筑的当事人到相关行政部门补办手续。 (四)签定安置补偿协议阶段 在此阶段,由拆迁双方自行确定安置补偿方案。对协商不成的,经一方当事人申请可进入行政裁决阶段;对达成协议后,被拆迁人拒不履行的,经拆迁人申请,可进入强制拆迁阶段,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五)行政裁决阶段 对拆迁当事人经协商未能达协议,经一方当事人的申请行政裁决的,行政机关应予受理。行政机关在受理后,应及时将申请人的申请书及证据发送给对方当事人,并告知其权利与义务。行政机关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在法定期限内就安置补偿作出行政裁决决定,并明确当事人搬迁的期限。 (六)强制执行阶段 对于被拆迁人(即违章建筑的当事人)不履行安置补偿协议或安置补偿裁决的,经申请,可由人民法院依民事司法强制执行程序或行政司法强制执行程序强制执行,亦可由人民政府责成相关行政部门组织行政强制拆迁,强制被拆迁人搬迁,并拆除其建筑物等。 为严肃查处和坚决制止违法建设行为,对一些行为性质恶劣、影响严重的典型案件,必须首先予以强制执行,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拟定一套快速处理拆除违法建设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地缩短案件的执行周期,提高强制执行效率,对于大案要案,要施以重拳,严格依法从严查处,以儆效尤。同时,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另外,加大《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也非常重要,开展农民建房审批条件、原则和程序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横幅、标语、宣传车等形式,开展深层次、全方位宣传城市总体规划、城中村改造,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和理清违章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逐步增强群众树立“要建设先审批、无审批不建设”的法律意识,从而达到减少违法建设行为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