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部崛起布局
民族复兴必然要求中部崛起,中部崛起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产业。中部地区是中国人口最多,自然资源最丰富,历史文化最丰富的的地区,是中国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地区。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馈赠。在封建时时期,拥有肥沃的土地是最大的优势;在工业革命后,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老天爷赏饭吃;在今天,拥有超凡的科技可以引领未来……
但无论怎样,我们无法对自然有主观性的要求,不能说今天向自然界要土地,明天向自然界要矿产,后天再向自然界要技术……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认清现状,才能脚踏实地的去开拓创新,去谋发展,去改变未来。
有了对自身清醒的认识后,接着就要找准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才能发挥最佳效果。首先要有一个完美的计划,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认真“栽树”,打好基础工作,切记随大流。有些省份喜欢跟着大流走,今天光伏产业兴,就搞光伏、明天物流业起,又跑去搞物流、后天互联网火了,再次转变方向搞互联网……事实证明,一拥而上都没好下场,唯有产业聚焦才能让产业兴旺。
自己吃肉,不要跟着喝汤
中部地区不能总是跟在东部后面喝汤的那个,这样长不大,吃肉才是硬道理!今天的中部地区,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本去打造自己的产业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农业产业环境、大量劳动力人口和庞大的消费市场,这些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将决定中部地区能否崛起。
全国旅游资源分布图
中部崛起要以旅游产业为主导。旅游作为未来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产业,一直备受世界各国所重视。中国是人口大国,目前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已经展现了其红火一面。中部地区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山西和河南的拥有极其丰富古代文化资源,江西和湖南自然环境向来比较突出。将这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保护环境意识,打造综合效应,必将吸引大量国内和国际游客前来观光。
全国主要资源资源分布
中部崛起要以开发农业资源为重点。农业永远是朝阳产业,没有人能离得开吃。湖北和湖南还有江西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再环保力度增强的情况下,要破除旧思维,开拓创新谋出路,将水域资源打造成不同以往的产业模式。从水下,到水上,再到水岸的立体整合开发模式,改变以往的简单养鱼单一模式。同时,湖北、安徽和河南有大量平原土地,非常利于机械化操作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土地流转制度的执行下,农业产业化将得到大跨步发展。
人口红利
中部崛起要懂得利用人口优势。随着中部地区经济缩小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人口回流是常态。大量的劳动力人口将有助于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发展集约型经济。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人们的奋斗精神将比东部地区更旺盛,经济发展就更有活力。大量的人口造就了庞大的消费群体,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源泉,因为未来是市场的天下,市场在哪,哪里就是经济的策源地。
同时,中部地区要发挥这些优势,相应的配套设施必不可少。如今中国的人口流动,总是向着经济更好,更宜居,教育资源更好,医疗卫生条件设施更好的地方流动,人才的流动也是如此。对此,中部地区必须建设好接纳优秀人才的基础设施,把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配备好,唯有此才能吸纳优秀的人才。
三四线城市房地产re
尤其不能实体经济没搞好,大搞了一波房地产热,这无异于饮鸩止渴。搞房地产虽然短期能大幅增加经济指标,但是房地产不能对经济作出长期贡献。房地产热错误的引导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向,而且还会破坏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降低人才吸引力,而人才又是发展经济的关键。必须遏制住房地产热的势头,把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优先目标。创造优质宜居环境吸纳人才,才是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
经济的发展与诸多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但我们仍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的发展中部地区的优势产业、潜力产业、朝阳产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部地区崛起也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