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江苏省无锡市 2019-6-18 16: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施“绿满江岸”做加法。实施洲滩覆绿工程。对现状为农业种植地的洲滩,分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让江滩回归自然。实施绿色村庄工程。在全市43个长江沿线村庄大力开展庭院绿化、路渠绿化、农田林网和公共绿地建设,见缝插绿,增加绿地总量。实施生态堤防工程。在沿江堤防两侧,岸线码头、砂石场周边实施绿色护栏工程,对沿线堤防、岸线实施生态加固,造林植草,确保全面覆绿。
图为:湖北德永盛纺织有限公司先进生产线。
留住山水乡愁 激发田之兴
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留山水乡愁。
——让农田变景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重点推进“一带、五点、十大”建设。充分利用天鹅洲、桃花山、团山“三角”区位特点,着力打造石首农业旅游“三角”综合体。加强与鄂旅投的深度合作,不断调优资本结构,推动乡村旅游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引导家庭农庄向风格迥异的“农家乐”转型升级,培育独具江南水乡特色的高端民宿新业态,吸引更多游客“春来赏花、夏来垂钓、秋来采摘、冬来观景”,打造生态宜居的农田美景。
——让产品变商品。围绕“绿色米、规模禽、生态鱼、精品蔬”四大产业,引进市场主体开展连片整治开发,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不断扩大石首特色农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区域公共品牌“玉石首”,按照“互联网+产业”模式,对笔架鱼肚、狄笋、桃花鸡蛋、鸭蛙稻等本土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度包装策划,打造独具石首特色电商“网红”。
——让农民变股民。鼓励成立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流转土地到村集体合作社,集中资源、统一管理,通过与大型农业集团、上市公司合作,按照“村+企业”经营模式,签署股权投资合作协议,真正让农民实现“在家创业”。成立市农投公司,组建若干村集体控股的子公司,全面加强与外来资本深度合作,有效破解乡村振兴资金难题,实现合作共赢。
守护生态家园 彰显湖之韵
以生态优势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以“一湖碧水”守生态家园。
——重抓湖泊保护。坚决落实省政府1号、2号河湖(库)长令,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域内所有湖泊收回承包经营权工作,实现人放天养、清水养殖。按照“一湖一景、一湖一品、一湖一特色、一湖一亮点”的原则,全力推进湖泊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将全市44个湖泊打造成韵味不同、风格迥异的湿地公园、休闲景区和生态保护区,努力构筑“山水衔接、林湖交错、移步换景”的生态休闲空间。
——改善故道水质。依托石首天鹅洲、黑瓦屋、老河口三个长江故道,联合监利上车湾故道、老江河故道,将五个原生态长江故道整体打包,联合申报荆江故道群湿地生态区,不遗余力保护好这一长江中下游生物“基因库”。积极争取后三峡综合治理项目,对天鹅洲故道进行生态修复,实现故道与长江干流互通,增加水体交换频次,从根本上改善长江故道水质。
——打造湿地公园。山底湖湿地公园位居石首城区,是该市城东新区的重要名片。三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地处“六山二水二分田”的美丽桃花山,湖岸曲折,湖汊众多,半岛罗列,河湖相通;稻田环绕,村落点缀,莲菱田田,鸥鹭点点,一派水乡泽国、湖光田园景象。将整合三菱湖水域风光、生物景观、人文风情与历史遗迹四大资源,加快三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让“微几里,浪波天际;月光下,鱼跃龙门”的良辰美景成为生活常态。策划:郑云车荣华文/图:石首市委宣传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