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43
上尉
  
- 积分
- 738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观光道路铺了彩色沥青 水泥大堤种上花花草草
图为:长江主轴左岸的彩色观光步道
楚天都市报记者潘锡珩 通讯员廖宇智 实习生周俊婕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
记者昨日从武汉市水务局获悉,位于汉口和武昌江滩公园内的长江左右岸观光道,已经全线打通,景观升级工程也全面进入收尾阶段。如果你有一段时间没去江滩,不妨最近去看看吧,一定会发现我们最熟悉的江滩公园,现在已经变得更精致、更靓丽。
1 彩色沥青的观光道路适合运动
昨日傍晚6时许,记者来到汉口江滩三期,径直走向最靠近江边的步道,就是长江左岸(汉口江滩)观光道了。
夕阳从密林远处低矮地照射过来,在观光道上留下浓密的树荫。三三两两的市民在步道上散步,偶尔也有慢跑和踩着轮滑鞋的年轻人穿梭。
记者看到,脚下的观光道是沥青的质感,不过并不是常见的灰黑色,而是呈现两种颜色:中间是浅浅的绿,两侧是淡淡的黄。
值守的保安师傅告诉记者,原来这里铺设的都是硬质的石材,虽然好看,但不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下雨下雪时地面也会湿滑。“现在的路面类似塑胶跑道,有一定弹性,还透水,中间宽的部分用于步行,两侧窄的部分用于跑步。”
记者还了解到,不同的区域,观光道的色彩也不尽相同。“例如,汉口江滩一期和二期,配色为湖蓝+枣红+湖蓝,三期为黄+绿+黄,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施工方介绍。
据介绍,长江左右岸的观光道现在已全部打通。汉口段将全部形成8米宽的道路,武昌段则根据条件,绝大多数为5米宽,部分为7米宽。
2 水泥大堤装点为生态护岸
记者来到汉口江滩三阳广场段发现,原本的水泥大堤也悄然披上了新装,变得更加生态,更加美观。
据介绍,原来的大堤是混凝土预制块的硬质护岸,表面是六角形。而记者眼前的大堤,已然是阶梯状的多层花坛,从上至下分为四五层,每层种植着草坪和花卉、灌木等不同的植物。花坛中间,还点缀着条状的石材,既可以做到装饰美观效果,也像楼梯,让市民可以踩着它近距离欣赏花朵。如果不是下方剩余的一点六角形水泥块,记者已经看不出这里是长江大堤了。
“在不同的区域,我们用了不同的造型,有的是流线型的花坛,有的是直线型的,有的放置石材,有的点缀木材,营造出生态景观效果。”汉口江滩相关负责人介绍。
而在观光道的另一侧,花溪、花海、花塘构成的园林景观带,渐次展开。“此前的植被区灌木种植较为零散,搭配不合理,遮挡视线。林下的草坪景观单一,缺乏色彩变化。”汉口江滩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花塘以时令花卉为主,花溪以蓝紫色系植物为主,种植硫华菊、波斯菊、柳叶马鞭草、深蓝鼠尾草等。
3 江滩打造文化环境新亮点
除了道路、园林等景观,长江左右岸观光道还重新挖掘武汉长江文化底蕴,突出江滩文化特色,打造出富有文化韵味的新景点。左岸新建了茶马古道主题游园文化景点,右岸(武昌江滩)新建了长江诗廊文化景点。
据了解,一个半世纪以前,从两湖、江西、安徽等地汇集而来的茶叶,在汉口经过加工,包装后运往俄国和欧洲各国,汉口因此以“茶叶港”闻名于世。1871年,顺丰砖茶厂就在江边开辟了“顺丰茶栈码头”,这也是汉口长江边的第一个工厂专用码头。
一直到上世纪末,随着江滩的改造工程,这一码头从此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为了铭记这段辉煌的历史,在这次观光道的建设中,在汉口江滩兰陵门闸口附近重点打造了一座“万里茶道文化园”。不但重新矗立起了茶栈码头的牌坊,还通过雕塑等多种元素,呈现出脉络分明、形式多样的万里茶道历史图景。
而“长江文化诗园”就设在武昌江滩。“古往今来,礼赞长江的诗词歌赋有很多,我们就是计划通过这2.2公里的文化长廊,将这些作品集中展示,让江滩更具文化气质。”设计师国小龙介绍,这样的设计是想把长江文化、武汉地域文化和江滩主题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