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涂料喷涂遮盖“牛皮癣”实际上是一门技术活。喷涂得好,人们从旁边经过很难看出有啥不同。与之相反,喷涂的地方很容易留下痕迹,形成“补丁”, 更像是城市的新“伤疤”。
楼栋里长出“补丁” 这两天,家住西塞山区大上海广场的居民田先生出门时总感觉有些别扭。实际上,这种别扭感来源于他家门口墙壁、电梯门上长出的“补丁”。 这些“补丁”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为了遮盖“牛皮癣”留下的。“原本小块的‘牛皮癣’被喷涂的材料覆盖上,墙壁、电梯门那儿显得更加难看了。”田先生觉得,虽说小区治理“牛皮癣”是件好事,但那样做确实不太美观。 7月3日,东楚晚报记者来到大上海广场居民区了解情况。在大上海广场A区的一栋居民楼里,记者见到了田先生提到的“补丁”。 在该栋居民楼27楼的一户家庭大门外,有四处“牛皮癣”已经被刷上了涂料。然而,因为涂料是灰白色,与白色的墙体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种不同还出现在了该层楼的电梯门上。深灰色的涂料在米色的电梯门上显得格外“辣眼睛”。在另外的楼层以及该小区其他楼栋里,这种情况同样存在。 “如果能把这些‘补丁’去掉,让喷涂的地方尽量恢复原状就好了。”和大多数居民一样,田先生希望工作人员不只是随意喷涂来遮盖“牛皮癣”。“毕竟整治‘牛皮癣’是为了真正让市民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补丁”成为城市新“伤疤” 实际上,和楼栋内相比,大街上的“牛皮癣补丁”更能引起市民们的关注。 “确实不好看,喷涂要是能有一定的规范就好了。”家住广场路中医院附近的市民黄先生如是说。 黄先生家楼下有一个绿色的配电站所测控终端设备箱。前不久,设备箱上的“牛皮癣”被灰色涂料给覆盖住了。“一个绿色、一个灰色,看上去就有点扎眼。”除此之外,黄先生还在街边一些墙体上找到了类似的“补丁”。 记者走访了城区的广场路、交通路、武汉路、颐阳路、黄石大道等路段发现,喷涂“牛皮癣”留下来的“补丁”大量存在。这些“补丁”有的在路边的电线杆上,有的在商铺的门檐上,有的则在房屋的墙体上…… “大多数‘补丁’很难与城市相容。”同街坊邻居们谈起这些“补丁”,黄先生希望能有人来治治。 将整治“牛皮癣补丁” “居民既然想让被喷涂的地方恢复原状,我们也会想办法解决。”大智路社区书记李妙玉说。 “对于社区而言,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李妙玉说,从6月份到7月份,大智路社区花费了40万元用于喷涂社区楼栋中的“牛皮癣”。喷涂工作由社区外包给民工来具体操作。喷涂完成后,社区工作人员会负责检查喷涂质量。然而,用涂料覆盖好“牛皮癣”,工作人员对于喷涂形状和颜色则未做具体要求。 “大上海广场居民区有自己的‘牛皮癣’专项整治组。”李妙玉解释,大上海广场居民区的“牛皮癣”专项整治组由该居民区的物业公司负责。如果后期想去除该居民区楼栋里的“牛皮癣”补丁,也会由社区指导物业公司实施。李妙玉希望能找小区内的一栋楼作为试点,恢复楼栋内的原貌,然后以此为去除“补丁”的标杆在社区内逐步铺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