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雨桐 邓玲)为响应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号召,更好的推广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为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十堰”贡献青春力量。近日,湖北医药学院“绿动蓓蕾”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访了太和医院,文化广场等地进行社会调查活动。
此次活动主要是调查市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和十堰市垃圾分类的大概情况。上午8点,实践队队员们正式出发开始一天的调查活动,在太和医院的候诊室里,实践队员将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发给市民进行填写,并询问了他们“是否了解垃圾分类”“是否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废旧电池是否有投放至专门的地方进行回收”等问题,市民们积极的回答了队员的问题,市民们表示“对垃圾进行分类是一项很好的政策,如果未来政府进行号召,我会很乐意进行垃圾分类。”
下午4点,实践队分成两组进行活动。第一小组成员前往文化广场对环卫工人进行采访。据悉,近年来市民主动区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意识相比往年有所提高,大大减少了垃圾分拣所用的时间。未来垃圾分类的普及将会更加有利于提高垃圾的回收率。
第二小组成员则走访了上海路附近的小餐馆,针对餐馆的厨余垃圾问题询问了餐馆的负责人,实践队员了解到普通的小餐馆一天的厨余垃圾产量有300多斤,由于厨余垃圾没有进行系统的处理和回收,大量厨余垃圾往往同普通垃圾一样被扔到没有分类的垃圾桶里,成为真正的垃圾。其中一家餐馆的老板李先生表示:“我们也很希望和支持垃圾分类,和对厨余垃圾专门处理,希望相关政策和设施能加快落实,对我们、对社会、对环境都是一件很有益的事情。”
据了解,2019年是十堰实施垃圾分类的攻坚阶段,预计在今年年底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强制分类覆盖范围达到50%,居民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3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而垃圾分类相匹配的分类收运和处理设施体系也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将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设美丽十堰,每个人都是行动者,从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物品等都是对环境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