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只需登录相关系统,就可以足不出户完成办事流程,优化了传统的“跑海关办事大厅”模式。东楚晚报记者昨从黄石海关了解到,通过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环境,落实各项通关改革措施,“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三分之一”的目标基本完成,从而帮助企业通关提速,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原产地证签证实现自动审核 今年6月,黄石海关一般原产地证签证工作由以前人工审核升级为系统自动审核,开启了“秒通”模式。 原产地证书是应进口商要求而提供的,证明货物原产地或制造地的一种证明文件,是贸易关系人交接货物、结算货款、索赔理赔、进口国通关验收、征收关税的有效凭证,因其可在进口国获得关税减免,被业界誉为“纸黄金”。今年以来,黄石海关共签发原产地证书1796份,货值1.36亿美元,预计可减免关税约681万美元。 据悉,实现一般原产地证书自动审核后,进出口企业可随时向海关发送电子数据和随附单证,收到后系统自动进行判定,进入了全天候、智能化、无人式自动智能审核模式。基于此,证书提交、审核、签发环节实现了“秒通”。 下一步,黄石海关将积极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实现原产地证签证工作全程无纸化。 另一方面,黄石海关从去年开始,在通关一体化、进口提前申报、验估作业、查验操作、对接口岸海关等各个环节中均采取强力措施,保证了通关时效压缩三分之一。 数据显示,2017年,黄石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平均每月要花费309小时,而到了2018年12月份,已被压缩至103小时;黄石口岸出口整体通关时间,2017年平均每月要花42小时,而2018年12月份则不到1小时。 让加工贸易企业少跑路 过去,外贸企业办理加工贸易业务时,报关员总是来回奔波、反复提交纸制资料;现在,这一局面有望成为历史。 昨日上午,因公司进出口订单有调整,阳新宝加鞋业报关员赵文娟在一款名为“金关二期”的系统上完成了加工贸易手册的变更,动动鼠标就全部搞定。 “以前几乎每天都要往黄石跑,最近用了新系统后,平均一周来黄石1到2次。”赵文娟说,在过去,变更手册需要准备一套纸质材料,然后从阳新赶到黄石市商务局、黄石海关办理相关手续,费时又费力。 据悉,金关二期加工贸易管理系统是海关总署规划建设的重要信息化系统。其中联网监管电子账册模块,实现了海关系统管理数据与企业内部管理数据同步,便利企业进出口快速通关,可以“让企业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 目前,金关二期属于试运行状态,该系统将从8月1日起在全省全面推开。 短评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黄石海关在优化服务、拿出改革举措前,开展了“大调研、优服务”行动,共调研进出口企业19家,服务用心用力用情,“企业的需求,就是工作方向”这一经验值得大力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