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导报
大鱼号
07-19
关注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供稿,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成静整理编辑
近年来,湖北省将返乡创业工作作为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路径,通过健全体制机制、优化环境、完善政策、强化宣传等举措,推动返乡创业取得较好成效。据统计,2018年湖北全省新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人数5.5万人,带动就业17.7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坚持高位推进,完善政策支持
湖北省高度重视返乡创业工作,省领导亲自签批《全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返乡创业者量身打造“六支持、一服务”,包括:提供首次创业、示范奖补、创业平台、税费减免、融资贷款、用地支持及全方位创业服务。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依托“湖北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开发的返乡创业人员实名制登记系统,已于去年9月正式上线投入使用,实现了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实时跟踪管理。
湖北省各地政府因势利导、积极作为、细化措施,如武汉市深入实施“三乡工程”、黄冈市把返乡创业列为“一把手工程”、孝感市出台“黄金8条”、恩施市开展“草根创业计划”等。目前,湖北省基本形成引导人员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的政策扶持体系和良好的发展氛围。坚持综合施策,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加强金融支持。从2018年开始,湖北省在分配就业补助资金时,把返乡创业作为重要分配因素,每年拿出2亿元支持返乡创业。像宜昌市为返乡农民工量身打造“商户联保”金融产品,今年为返乡人员发放贷款3545万元;麻城市设立5000万元返乡创业基金等。
二是强化就业服务。湖北省主动前移创业服务链条,设立返乡创业“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供创业信息、创业项目、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如武汉市组建由100余名高校教师、农业专家、企业高管、致富能手组成的“乡村创业导师团”;襄阳市组建“返乡创业专家导师团”,目前有1076名返乡创业者与创业导师组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天门市赴深圳开展返乡创业推介活动等
三是强化平台打造。依托现有园区及闲置土地、厂房、校舍、批发市场等,湖北省整合发展了一批返乡创业园。仅黄冈市就建立了29个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吸引了1.2万名返乡人士入驻创业。坚持特色发展,打造地方品牌
湖北省结合地方实际和资源禀赋,挖掘并打造返乡创业特色品牌。举例来看,武汉市积极开展“三乡工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建设,去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湖北武汉:“三乡工程”盘活沉睡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为题重点报道其经验做法。2019年“三乡工程”拟吸纳社会投资150亿元,增加农民收入28亿元,促进271个贫困村农民增收3.5亿元。
此外,像恩施州把“女儿城”打造成创新创业的“梦想小镇”;钟祥市把莫愁村打造成“湖北民俗民艺第一村”;黄陂区在返乡创业能人带动下打造“木兰花乡”景区;鄂州市依托“燕矶金刚石”打造相关产业……这些返乡创业品牌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靓丽名片”。坚持宣传引领,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通过主流媒体宣传。2018年,湖北省召开返乡创业工作新闻发布会,人民网、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也对全省返乡创业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
二是通过“政策进万家”活动,把就业创业优惠政策送到乡亲们的家门口。
三是通过典型引领,评选“湖北省返乡创业明星”“湖北省返乡创业先进个人”“劳务品牌领军人物”等,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如荆门市每年春节开展针对返乡人员的宣传、慰问活动;云梦县领导班子赴外地看望本地籍务工经商成功人士;宜都市举行双招双引大会,吸引200多名宜都籍在外人才回乡创业,一天内签约投资297亿元;襄阳市举办首届返乡创业大赛,为十强选手颁发1至5万元扶持资金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