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27
IP属地:湖北省恩施州
|
通讯员(殷傲雪)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为了助力乡村扶贫,关爱留守儿童,给山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课程,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赴恩施巴东县展开为期二十天的暑假支教服务活动,为当地留守儿童带来丰富生动的特色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宇宙 认识宏大世界
恩施巴东雾多寡照,伴随着朦胧细雨,一节天文地理特色课程在巴东县溪丘湾“希望家园”支教点展开。“大家好,我叫董谦,董是董存瑞的董,我看见大同学欺负小同学,我就会见义勇为,谦是明朝大学士于谦的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志愿者幽默风趣的介绍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随后,志愿者点开准备好的课件,一张张色彩斑斓的图片映入眼帘,学生们的目光都聚焦到老师所指的地方,迅速进入状态。每一张图片的放置顺序都有十足的特色,由宇宙到地球,从地球到中国,看湖北观恩施,地图的范围越来越小,但是孩子们的认知却越来越清楚。志愿者老师以串讲的方式,将宇宙星系、各大行星的知识一一讲解,用问答的方式代替传统灌输,寓教于乐。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向学生发问,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面对浩大宏阔的宇宙,学生们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感受到世界的广阔,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唱民歌 传承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课程进行到一半,学生们的热情不减,志愿者结合当地实际,为当地学生拓展了恩施民歌等相关知识。“正月里是新年哟~啊咦哟喂~”歌曲《龙船调》婉转悠扬的音乐响起,学生们跟着唱,起初声音略微有些放不开,志愿者老师就带头领唱,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学生们唱了不到两三句之后,整个教室里都回响着学生们的歌声。“我们恩施土家族苗族人,一定要会唱自己民族的歌,要传承咱们的文化。”志愿者老师用手指着助唱歌词,满怀希冀地对学生们说。
读诗词 感悟大好河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准确地道出了江北地区的人文风景特点。志愿者老师以古诗词切入,结合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向学生们展示了长江三峡地区的风貌。除此之外,志愿者“由小到大”,将视角从恩施这一局部地区转向世界地图, “两线一连、由点到面、东高西低”,志愿者简练的语言循序渐进的授课方式有利于学生们接受知识。
念先辈 吃水不忘挖井人
学会感恩,让孩子们怀着感激之情,是当今塑造和教育孩子的重要方式。志愿者老师结合当地铁路情况,向学生们介绍了横穿巴东的宜万铁路,这条铁路遇山打洞,遇河建桥,克服了险要的地理条件。志愿者用工人修铁路和火车里装苹果的故事向孩子讲述了建设者们乐于奉献的高贵精神,同时又说明了宜万铁路对巴东乃至恩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孩子们明亮的眼睛里,是满满的感激和快乐。
玩中学 创新教学方式
寓教于乐一直是教学的良好方式,也是学生们向往的学习途径。志愿者老师结合学生们爱看的《马达加斯加的企鹅》等动画片,将动画片中的角色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名称为吸引点,进一步讲解了世界的构图。学生们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与疑惑,课堂上,他们的小手断断续续地高举了起来,一些性格活泼的学生当堂提出问题,志愿者老师耐心有序地为学生们解答。简短精炼的语言、循序渐进的上课模式,让学生们不觉枯燥,并且更容易接受。
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知识不仅仅来源于课本,还源自于我们的生活。“我希望通过我的课程,让学生们对自己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环境有充分的认识,能用这些小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志愿者董谦表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