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655|回复: 1

[黄石崛起] 夏季“野泳”现象为何屡见不鲜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213

主题

1216

帖子

183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83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9-7-30 17: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哎呀,这里水好急,怎么游不动啊?”“没事儿,跟着我游。”“好凉快啊,你们赶紧下来!”……28日下午,在中窑江滩公园江堤边的江水里,三五成群的市民忽视岸边“请勿游泳”的警示牌,在江水里游泳消暑。  野泳就像吃烧烤,越吃越想  连日来,黄石被37℃以上的高温天气笼罩,阵阵热浪将一些喜欢野泳的市民又吹进了长江、磁湖的怀抱。  28日下午4点,记者站在中窑江滩公园江堤边,只见江水时急时缓地拍打岸边,一群男女老少正在野泳。除了几个几岁的小孩套着游泳圈,其他游泳者都没有防护设备,几名男子还脱离了野泳人群,往更深些的水域游去,着实危险。  记者在1个小时的观察中发现,每隔十几分钟,就有前来江边野泳的市民,他们中有的带着宠物来戏水,有的穿着泳裤迫不及待扎下水去。还有不少拖儿带女的家长,在岸边给孩子换好泳衣泳裤,套上游泳圈就下水了。  “野泳就像吃烧烤,你明知它有害,却还是控制不住想吃它。每到夏天,我就要来长江游泳。”在岸边休息的游泳爱好者刘师傅对记者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这句话不无道理,江水情况变幻莫测,人的体力也会有耗尽的时候。我建议,就算水性好的人也不要轻易来长江里游。”  当天,记者还在团城山公园附近的磁湖边看到,不少市民无视汛期里磁湖水的波浪和涨起的水势,在湖中纳凉消暑。  野泳者屡见不鲜,原因有二  记者从市水利和湖泊局了解到,今年长江黄石段的水位虽然一直处于设防水位以下,但汛期的长江水十分危险,而且上周,磁湖水位普遍超过了18.5米的汛限水位,目前在长江和磁湖里游泳都很危险。  “不要让悲剧重演”这句话是老生常谈,夏季禁止野泳防溺水的警示教育年年重复,生命只有一次,为何我市夏季野泳现象屡见不鲜?记者调查分析原因有二。  其一是部分市民对游泳安全意识的淡薄,以及对长江、磁湖的情怀。六十多岁的老黄石人曹师傅从小就生活在长江边,“夏天不到江水里打个滚儿,就浑身不自在。”很多野泳者认为从小就在江湖里玩水,熟悉水情,没有危险。  带着一对儿女到磁湖游泳的李先生夫妇表示,他们夫妻俩都会水,孩子们下水都戴着游泳圈,而且他们时刻都盯着孩子。“万一溺水,你们知道急救措施吗?”面对记者反问,他们没有回答。  再者,市内游泳场馆较少,并且收费偏高。比如市中心的康之泉游泳馆,成人一次的游泳费用是80元,优惠办卡10次也要680元。报名儿童游泳班,10个课时的价格直逼1000元。虽然这类游泳场馆的环境好,又有游泳教练在旁辅导,有救护人员在旁待命,但高昂的价格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  市民陆女士说,自己小时候,黄石的南湖游泳池、电厂游泳池收费低、池子大,是夏季市民游泳玩水的好去处。现在市内的游泳馆偏会所化,收费贵,去了就推荐办卡,几百上千充值。“我们一般收入的家庭不敢随意花费。”持同样观点的市民还有很多,纷纷呼吁我市多建公益型游泳场馆,收费经济实惠,满足市民单纯的游泳纳凉需求。  预防野泳溺水悲剧,重在课堂  暑期,一些中小学生喜欢成群结伴到水中嬉戏,由于缺少防溺水基本知识,发生事故胡乱施救,易导致悲剧。夏季防溺水,重点在课堂。  记者在康之泉游泳馆走访时,遇到了带孩子上游泳课的彭女士。她表示,孩子放暑假之前,学校已经多次进行了夏季不野泳和防溺水的教育宣传,自己给孩子报游泳班是为了让孩子进一步学到如何在落水时自救,学会游泳这门技能。  2017年暑假,我市第一所校园游泳馆——黄石港区磁湖游泳池,在楠竹林小学建成。这是国家体育总局在黄石市校园建设的游泳馆,楠竹林小学成了我市第一个“吃螃蟹”的学校,试点游泳进课堂,传授小学生防溺水知识,学习游泳技能。  一些市民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经验值得在全市中小学推广,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办游泳课,或者与周边的游泳场所进行暑假的游泳课合作。

  市人大代表叶丰收表示,几乎年年都有年轻的生命被江水、湖水夺去,往往悲剧发生了才会引起重视。他建议可将夏季规范游泳、禁止野泳、防范溺水等问题形成建议,在“两会”时提出来,为市民带来一片清凉安全的水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2

主题

411

帖子

42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26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9-7-31 15: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诚可贵,不要忽视警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