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老游湖小小说《沔阳老李》续篇《暗夜中的一点薪火》
在上篇《路在哪里?》中,作者讲述到,老李初中毕业,在当时“革命”运动的影响下,停止了学业深造,只好回家种田。 此篇《暗夜中的一点薪火》承接上文,具有象征意义的题目,新颖而有诗意。“暗夜”是指天还未亮,老李的人生仍然处于那特殊时期。“薪火”,给人光明与希望,是心中的一抹亮色。“暗夜”与“薪火”相对应,使文章意蕴具有了审美效应。 老李,一名优秀学子,完全可以通过继续深造,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现如今,“活脱脱一家农人打扮”,这“心路历程的转换”,怎一个“酸”字了得?日子平淡地过着,每天重复着单调的生活。 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大队校长慧眼识得神童,使老李当上了小学老师。这令人羡慕,老李完全能胜任的职业,只教了一个月就回家了。这个中原因,作者作了简洁的交待,“老李只说,家道寒薄,养不得闲人啦!实则老李是因风气不对,回家避世去了。”小说中老李与校长的一番谈话,表现了他在狂热的形势下,不随波逐流,保持着清醒头脑具有的人格魅力形象,对加深读者的印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老李安心在家“挣工分,养家口,育幼弟。”帮助父母担负起家庭的责任。这时,老李的弟弟已读至初一下学期,但成绩与刚入初中一样。老李除了务农之外,关心着弟弟的学业,寄希望于弟弟的身上。文章行文自然,转换自如,过渡重点叙述老李是如何教导弟弟这件事的。老李是有恩于自己的私墪先生的传承人,保存着先生的部分书籍,并且自己“攒下的伙食费”用于在旧书店淘书。并且,文章中还有一处人物对话细节描写,即:为了生计,偸乡人菜地的菜,自己也感到不好意思,只因是为省伙食费而买书。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也会有缺点,增强了小说人物真实性之感。 在当时破“四旧”运动的形势下,私藏传统国学类的书籍等,一旦被发现或举报,是要遭受牵连被挨斗的。对于此点,文章中没有明确来写,是通过老李的行动与对弟弟的教育上所反映出来的。比如:老李的书房,不要说外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把秘密告诉弟弟,是何等的用心良苦。“从此,弟弟就在老李那儿课读了。”文章最后,“暗夜中,那盏孤灯,犹如薪火在燃烧!在延续!”此句结尾巧妙,具有点题的作用。象征性的意蕴,揭示了此续篇小说的主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