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赤壁寻踪》序 刘晓慧 湖北三国文化资源丰富,三国遗址遗迹众多。就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而言,全书一百二十回之中,七十多回发生在今湖北。现存三国遗址遗迹,位于湖北境内者近二百处,放眼全国都是遥遥领先,其中赤壁古战场、荆州古城、襄阳古隆中、当阳关陵、鄂州吴王城,均蜚声宇内。 “定三分隆中决计”,注定了湖北是三国历史的发祥地。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悠悠千载,赤壁何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高居讲堂的学者,以还原历史的本原为标的;蛰伏民间的草根,以发掘乡邦遗迹文化意蕴为己任,他们立意不同,角度非一,认识各异。然而,抛开结论,就求索过程而言,大家的努力,值得我们尊重;各自的高论,值得我们聆听。 嘉鱼县鲁运江先生便是此类值得我们尊重的人之一,其《百里赤壁寻踪》亦是值得我们聆听的声音。鲁老本是高级农艺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硕果累累。加之热爱乡关,笔耕不辍,俨然跻身当地作家之列。因为挚爱,鲁老于退休之后,遍检群籍,踏遍青山,寻踪“百里赤壁”,沉思翰藻,最终推出《百里赤壁寻踪》一书。 《百里赤壁寻踪》分三部分,首为《散论》,次为《典故》,殿以《遗址》。 论述围绕“百里赤壁”,自身独抒己见。典故之整理,令人喜闻乐见,常读常新。遗址之考察,当地人自然得天独厚,显然充分利用了身为嘉鱼人的优势。 据悉,鲁老曾结合自己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多次向有关部门贡献合理化建议,诸如“竞江口特大桥”之成功命名。撰写此书,从搜集资料,查阅考证,实地走访到最终笔削成稿,费时五年之久。一位退休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实属不易,其精神令我们感动不已。正如艾青的诗所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嘉鱼,名出《诗经》,富含诗意,是湖北省千年古县之一,确实值得热爱。 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曾建议整合省内三国文化资源,在全省范围内重点打造咸宁赤壁—嘉鱼小乔文化、襄阳古隆中—南漳水镜庄诸葛亮文化、荆州古城—当阳关公文化,鄂州吴都—周郎文化四大景区。从发展势态而言,赤壁—嘉鱼小乔文化则需进一步加强。嘉鱼,最突出的两张名片就是三国文化和水文化,《百里赤壁寻踪》为嘉鱼三国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无疑增添了亮丽的一笔。因工作之关系,我有幸认识和了解鲁老,对其感人事迹多有耳闻。近日,鲁老寄我《百里赤壁寻踪》书稿,邀我为序。作“序”自觉惴惴不安。 鲁老是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会员,我忝列该会工作人员,理应为广大会员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何况,鲁老著书立说,不仅是宣传嘉鱼,更对弘扬和宣传三国文化大有裨益。拜读鲁老大作,抒写个人感想,又觉义不容辞。正为此故,谨以读后感,权作复邀之举。 最后,愿鲁老再接再厉,佳作连连。 2018年7月22日于武汉 (作者系湖北省社科院教授、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著有《**大传》、《魏征讲述历史故事》等8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