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创造了博大精深、流光溢彩的中国古代南方文化,包括历史地位辉煌、震古铄今的楚建筑文化。数千年来,章华台作为楚文化的杰出代表作和重要实证,已成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绚丽多姿的奇葩,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当之无愧的传奇。章华台在建筑领域历史性开创的建筑构思,在中国台型建筑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以章华台为代表的楚国宫殿园林,代表着当时土木建造世界最高水平,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为先秦建筑的翘楚,对同时代和后世的园林建筑影响极为深远。
后来的台类建筑,如秦都咸阳未建成的“天下第一宫”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等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其建造演变的风格手法,都可以找到“章华”之影。受章华台影响最早、最直接的,是吴国的姑苏台。章华台建成仅20年,吴王阖闾命楚国旧臣伍子胥,运用章华台营造技术,倾举国之力,耗时8年(夫差续建完成),在苏州建造供他们寻欢作乐的姑苏台。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这一洗练描述,就是出自唐朝诗人李白作品《乌栖曲》。“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作为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蜚声中外的苏州园林,就深得章华台和姑苏台水影花光的血脉和神韵。即便放在两千多年历史长河的考古发掘,看秦楚建筑和艺术成就巅峰辉煌的代表作,北有兵马俑,南有章华台,也名副其实。
游完章华台,两位西安游客感慨不虚此行。他们说,今天才知道章华台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北有兵马俑,南有章华台,文化真宝藏,双星耀中华。
从章华台出来,和朋友说,搂草打兔子,咱顺带也去看了一下古华容道,也算是一游三得吧。在章华路口往南约500米的下一个路口,路牌上标华容路;右转,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华容道的一部分。“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重点篇章,这个世人皆知的一个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东汉末年,曹操自乌林败走华容道时,所经过的正是华容县东,原来的云梦主体,此时步兵已可通过,只不过泥泞难走。
公元前535年,楚灵王修建章华台。300多年后,公元前206年,西汉开国皇帝刘邦设立华容县。《左传·昭公七年》西晋著名军事家、历史 学家杜预注云:“楚章华台在华容城内”。据《资治通鉴》注释中的说法,就是“从此道可至华容也”。这里所说的华容,当然是指华容县城。华容道也就是赤壁战争中曹军逃入华容县界后向华容县城逃跑的路线。
楚灵王建章华台时,怎么也想不到,700多年后,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故事,比他当年耗巨资建的天下第一台的国际知名度还高。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赤壁、曹操83万人马下江南败走华容道,这个世界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在英国等西方国家中小学课本里都有这个故事。由这个故事衍生出来的古老中国民间益智游戏华容道,以其变化多端、百玩不厌的特点与魔方、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议”。它与七巧板、九连环等中国传统益智玩具一起,还有一个美滋滋的代名词叫作“中国的难题”。
沧海桑田后的华容道两侧,现在已是绿树成荫,荷叶田田,稻谷飘香;当年的神机妙算、仓惶溃逃和义薄云天,也早已成为过眼云烟。不过,感觉这只搂草打来的兔子不一般;希望没有为这篇游记狗尾续貂、画蛇添足吧。
(摄影:罗晓军、张一平等;部分相片来自网络;在此,一并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