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9-8-27 15: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楼主反映的问题,我院组织专班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经核实情况如下:
2019年8月20日,患儿因呕吐夜间来医院急诊儿科就诊,家长反映起病前几天也出现相似症状,20日下午曾在我院门诊就医并输液治疗,要求再次输液治疗,急诊儿科值班医生考虑夜间急诊科没有幼儿输液条件,担心患儿病情变化并有加重可能性,将患儿收治入院。
患儿入院后,医生完善相关检查,并给予护胃、补液营养支持治疗。当班护士执行医嘱给患儿抽血备检时,患儿父亲突然情绪激动,无端漫骂医护人员,为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护士电话通知保卫科人员到科室维持正常医疗秩序。8月21日,医生通过信息系统查询到血液检验结果无异常,并在晨间查房时向患儿家属告知,患儿经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无呕吐,家属签字办理出院。
我们欢迎社会各界、网民对医院的监督,同时也依法维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关于楼主帖文中提出的几个问题,现予以解答:
1、关于退药的问题。
门诊医生所开维生素D滴剂生产日期为2018年2月26日,有效期至2020年2月25日,是在有效期内的正规药品。患者确实需要退药的,可以由医生在发票上签字,药房作退药处理后,门诊收费室进行退款。发票遗失的,可以通过医生签字的处方单和患儿户口本复印件由收费室退费。也可以联系投诉办工作人员协助处理退费。
2、住院期间为什么抽血?
患儿入院时精神较差,有轻度脱水的表现,病情较重,医生考虑到患儿可能存在电解质紊乱合并酸中毒的情况,入院后常规查血(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等)以明确诊断,排除其它疾病可能。医生接诊患儿及护士给患儿抽血时其家属均在场,未提出拒绝抽血的要求。
3、为什么从额头抽血?
患儿年纪较小,自制力差,容易导致输液时药液渗至皮下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出现起包的现象,护士使用静脉留置针通过头皮穿刺的方式建立输液通道,可有效减少由于反复静脉穿刺所造成的血管损伤,作为一种常规的医疗治疗方案,是非常安全的。抽血化验时,护士直接通过留置针抽血,避免了再次穿刺,也减轻患儿的痛苦。由于患儿有轻度脱水,血管不充盈,导致后期抽血不畅,但对检验结果无影响。
4、抽血是否对患儿有影响?
医院抽血化验有严格标准,抽血量很少,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5、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是否违反医德?
患儿在我院诊疗期间,我院治疗符合诊疗规范,按流程积极处理,使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并出院。患儿住院期间,患儿家属情绪激动,无端漫骂侮辱值班医护人员,持续时间近半小时,严重影响了儿科正常医疗秩序,并妨碍了其他患儿的正常就诊。儿科医护人员面对侮辱漫骂,克制情绪,耐心向患儿家属解释病情,精心治疗护理患儿,不存在违反医德行为。
鄂州市中心医院
2019年8月2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