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211|回复: 0

堵河之恋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

主题

2

帖子

17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7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9-8-27 10: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楚曦 于 2019-8-27 10:11 编辑


        第一次认识堵河是在罗维扬老师《堵河忆旧》的文字里,那已是二十多年前的记忆了,那湍急桀骜的河水便成为我对堵河的最初印象。
        九四年初夏,我从离堵河百里之外的乡村进县城参加中考,第一次看到了城市的模样,也第一次看到宽阔奔涌的堵河。堵河一改我记忆中的河流的概念,不再是狭小的潺潺细流,她宽阔浩荡,清澈秀美。堵河从青山之间奔泻而来,在县城迂回而去。河岸一边是依山而建的城市,一边是南门原始古朴的村庄,堵河如绿色的绸带,在初夏夕阳映照下,妩媚温婉而又激情澎湃,山、水、城就像一幅隽美的自然画卷,让我留恋不已。
        白云苍狗,时过境迁。转眼我已在堵河岸边定居生活了15个年头,堵河像母亲,在我的身边庇佑着我的成长,承载着我的悲欢。我在她温柔地臂弯里构筑自己的生活,也伴随她的脚步走过人生酸甜岁月。
        来县城居住的第一年夏天,连续晴热天气,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城市钢筋水泥的热度,电风扇等降温的工具无法对抗持续的高温天气,酷热让人烦躁,也是一种煎熬。此时,堵河便成了我们午后夜晚消夏、纳凉的好地方。总是大汗淋漓的来到河边,迫不及待的置身于温凉的河水里,燥热顿时慢慢消散,身心变得轻松愉悦。在河水里或戏水、或游弋,或静坐水边,看云卷云舒,听鸟鸣溪唱,在丝丝凉风里流连忘返。堵河无私的给予了我清凉的记忆,也让我对这条河充满了感激和向往。
        于是,我用深情目光去欣赏她今天的风姿,更执意去探寻她的神秘和厚重。
       走进堵河源是一直以来的愿望。2007年盛夏,第一次因公坐车沿堵河一路向上,向深山里的柳林乡出发。车在山腰间盘旋,好奇心伴着这蜿蜒的堵河水绵延不绝。堵河像一条天然的玉带,在山间静静淌流,翡翠般绿的让人恍惚。河面时而宽阔,时而狭长,曲折迂回。两岸青山陡峭险峻,逶迤而磅礴,尽显山之雄伟。山水相依,和美自然。
        在柳林这个堵河源里的小镇上,热情好客的柳林人和腊肉佳肴的香味很快就让我们消除了路途的疲惫。不大的集镇上,生活着乐观勤劳的人们。他们在这葳蕤的大山中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着勇敢的较量,生活悠然自得。我的好奇心飘向茫远的堵河的上游,迫切想目睹这一脉清流上边的世界。了解方知,堵河上游正在进行着热火朝天的工程建设,一条“天路”正沿堵河的源头在崇山峻岭里开凿。当时一群乡政府基层干部正带领民工,在洪坪通往神农架大九湖的大山上,幕天席地,战天斗地,在这陡峭的大山上开凿出一条打通交通瓶颈的跨域公路。当我亲眼看到这位一线指挥修路的书记时,我深受感染。他脸上晒得黝黑,讲起修路的经历两眼都是自信的微笑,丝毫看不出艰辛和劳累。更让人叹服的是,当次年我们驱车从这条新修的“天路”翻越大山,到达秀美的大九湖时,我们情不自禁想起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这种敬佩更是油然而生。打通这条路他们花了四年的时间,这里的艰辛可想而知,这条路与后来省市里提出的打造生态经济旅游圈的发展思路早了好几年的时间。钦佩当时施政者超前的发展眼光,更向柳林大山里的这一群干部群众不畏艰难、战天斗地的精神深深感动,这山这水孕育了不屈的性格和敢于征服自然的精神。
       堵河是汉江的最大支流,而她的主要流量发源于神农架的大九湖,大九湖的千亩高山草甸和良好的自然生态为其蓄积了源源不断的丰沛水源。自漏水孔而下,从崇山峻岭中喷薄而出,一路汇溪纳川,不断壮大。当流经上庸(原田家坝)镇时,水域变得开阔,加上两河口处来自竹溪上游的河流汇入,使之河水显得更加浩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堵河两畔,地肥水美,人杰地灵。良好的黄金水道,也使这方水土成为了古代商贾云集之地,曾经繁盛一时。为充分利用优质的水资源,让良好的水资源真正淌金流银,造福于当地人民。一座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成为竹山人民的世纪期盼。从设想、规划到申报、等待,一等就是40余年!漫长的等待,考验的是大山的耐力和执著,更是上庸儿女的勇气和付出。有志者,事竟成。堵河儿女的坚持和努力终于得到回报。2006年3月15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受理湖北省发改委呈报的《关于核准堵河潘口水电站项目的请示》;2007年9月25日上午,国家发改委164次主任办公会上正式核准堵河潘口水电站项目;2008年10月28潘口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
       今天,雄伟的大坝截断堵河云雨,“高峡出平湖”的秀美景观吸引着四方游客。当我们畅游在辽阔的水库上,感受旖旎自然风光的时候,当优质的电力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远方的时候,我们感叹今天的成果来之不易。为了这项工程,这一流域的父老乡亲们为此付出和牺牲了太多,这几十年间,为等待上级审批,涉及库区水位线以下的机关及群众,没能发展基础设施,也未作大的市政建设,一直在克服困难艰难的维持。特别是在潘口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两万多移民群众背井离乡,他们为支持家乡建设,含泪作别故土,他乡变故乡,在新的土地上再次重新开始。故土难离几个字显得太苍白,当真正与生我养我并倾注记忆和情感的土地告别的时候,那是一种割肉般的疼痛。水库淹没的是他们的村落、房舍,更是情感和记忆。这也是为何后来很多移民在回望这片土地的时候,眼里总含满热泪的原因。
       潘口水电站移民的三年,是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勠力攻坚的三年,堵河之畔的干部,深怀移民情怀,深谙群众冷暖,把工作做到细处,做到实处。在艰难的环境下,仅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两万多人的移民任务,创造了竹山速度,开创了移民奇迹,形成了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竹山精神。
       堵水流淌,一去不复。苦涩和艰难,荣辱和辉煌终将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给我们留下的是感动,是敬意,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河流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八百里堵河,千折百回,蜿蜒不绝;茫茫大巴山,万峰逶迤,群山叠翠。神奇的山,秀丽的水,孕育了古朴而独特的上庸文化,磨砺着上庸儿女的意志与聪慧。追求真理,崇尚自由,渴望国泰民安是上庸儿女共有的追求。堵河岸边英雄辈出,首义元勋张振武,劳工大律师施洋,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为劳苦大众、为人民自由而赴汤蹈火,奋不顾身。他们用不屈的生命展现着竹山儿女的铮铮铁骨和万丈豪情。国画大师袁白涛,剪纸大师余曼白,他们德艺双馨,有着至诚至善的家国情怀。刘学举、徐航心怀大爱,美德远扬。今天的堵河儿女,依然心怀大局,忠诚无私。为了一江清水永续北送,堵河流域把绿色发展放在首位,关停所有涉污企业,坚定保护青山绿水。堵河之水,清澈纯净,携带竹山大地的款款深情,流进京畿,润泽北方。
       今天的堵河,风景无限。堵河儿女用勤劳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构筑着新的生活蓝图。堵河岸边的这座城市,在泥土和蛮荒中,浸润时代气息,不断地成长、壮大,涅槃般重生。堵河四季,风光变换;堵河面貌,日新月异。今天的堵河,发展进步的速度超越想象。“龙行山水城,东方圣玉都”城市构思,绿松石城、上庸茶城、南山养老养生城、东门上庸古城的“四城”打造,如沿堵河一线串珠,更让这片土地风姿绰约、熠熠生辉。
       华灯初上夜晚,我们行走在风光秀美的河畔,感受晚风轻送,聆听歌声悠扬,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都市,眼前的美景会让你陶醉,更让你震惊。堵河柔美,县城温婉。堵河之畔,彩桥飞架,天堑变通途。堵水悠悠,人往不绝,堵河之畔已成为人们休闲、赏景、锻炼的养生伊甸园,生活悠哉,不亦乐乎。置身于这样的山水小城,安详、舒适,养心。在外忙碌,一旦踏上故乡的土地,徜徉于堵河的怀抱,疲惫和劳碌顿然消散,在山水中静享一份释然。
       仰望堵河,我的眼里总是含满深情。堵河,是上庸儿女的母亲河,是一条充满希望的河。老子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堵河默默流淌,让这片土地充满温情,孕育希望。对这条母亲河,除了膜拜和爱恋,还能有什么呢?     
                                                                                                                                                                                                                                                                  (2019.8.15于庸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