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9-8-29 20:19: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十载春秋引水梦
添加时间 : 2019/8/24 14:27:36
作者 : 杜文娅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2009年至2019年,十载春秋,他持之以恒地干了一件事——引水,只因他曾亲眼目睹,家乡的父老乡亲为了吃上一口干净的水是多么的艰难。他立志将引水工程坚持到底!
他,就是英山净源山泉饮用水公司总经理胡军。
胡军是英山县杨柳镇三门河村的一位普通村民。三门河村属半山区地带,曾经村民们吃水,需要在河里挖渗水坑,再舀到桶里背回家用。雨水季节,水就变得浑浊不堪;干旱季节,河水干涸,村民们就没有水用。
在胡军的记忆中,有两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那是1980年的一天,村里一位老人从河里挑水,因为踩滑了,摔倒了。胡军发现后,连忙将老人背到医院,经检查,老人严重骨折。2005年,三门河中学的一名学生打水时一不小心掉到河里,胡军当时也在打水,他连衣服都没来得及脱就跳到水里,把危在旦夕的学生救了起来。
胡军暗下决心,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到水源,让村民们用上干净安全的水。从此,他便踏上了他的引水之路。
一开始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胡军到细茅屋找水源,挖了一口浅水井,但是由于水源不足,水管还没安装,水就干了。就这样,他前后找了六个地方挖水井,都无功而返。
直到2009年,修建武英高速公路时,路边留有一个大深坑,里面不断有水冒出,人们才知道原来这里有一个好水源。附近几户村民打算联合将深坑做成水井,却发现坑里堆满了又碎又尖的石子,水源处离他们家太远而且工程量实在太大,便纷纷放弃了。
胡军也到现场看了看,他也觉得确实难。但一想到村民没水吃时的愁眉,胡军咬紧牙关下定决心,不管再难再险也要试一试。
十几米深的坑,里面尖石嶙峋。胡军亲力亲为,一次在清理坑里砂石时,因为坑深氧气稀薄,他差点昏厥。家人害怕极了,极力反对他继续干下去。但胡军说,水的问题没解决,别谈生活发展,就连生存都是问题,总得有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努力,深坑清理成功,做成了水井。为了防止干旱时井水供应不足,胡军决定在水井附近的半山上,修建一座长宽高分别为4米、4米、3.5米的水塔。那时正值天寒地冻的季节,胡军组织人员肩挑背驮石子、水泥、钢筋等材料,翻山越岭两里多路送上山去,前前后后,用了两三个月,整个水塔工程才竣工。
都说万事开头难,对于胡军来说,后面的工程却是更难。水井、水塔修建好了,怎么把水管子从那荒山野岭的山沟里引到各家各户,又是一项浩大工程。站在水塔的位置往下看,不是杂草丛生、茅草连天、沟沟壑壑,就是村民的梯田。
为了顺利把水管连接到户,他开田改地。遇到梯田,他先把田埂拆掉,安好水管,再把岸做好;遇到石窟,水管就得绕来绕去。就这样,日复一日,他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完成布局,开辟出一条“引水路”,把水管送到各家各户。
随着村民用水户数的不断增多,又加上山山坳坳的路面,水压供应不上,胡军先后建了三个水塔,保障村民正常用水,“新建的三个水塔真是不容易。”胡军说,因为都是山路,路途远又不好走,没人愿意接下这活儿。没办法,胡军只有和家人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把材料转送到目的地。
2018年,十年一遇的旱灾,三门河村隔壁的竹林铺村,因为水源供应不足,七十多户村民断了水,村两委找到胡军,希望他能帮忙解决。即使已经忙得团团转,胡军仍毫不犹豫承担下来。他当天就做方案,第二天就找到水源打水井。为尽快让村民用上水,胡军的妻子、儿子连夜赶到河南预定13万多元的无塔供水压力罐,总算解决了竹林铺村村民吃水难问题。
2009年到2019年,十年时间,胡军前后投资了70多万元,修建了5座水塔、4大水井和1个泵站,解决了全村大部分人的用水问题。为了确保每家每户时时刻刻有水吃,不管是风霜雨雪,还是骄阳烈日,只要有人打电话,再忙再累他也会及时赶到。十年来,他没有完完整整地休息过一天,越是过时过节越是忙,就连大年三十,他都在外面排查水管问题,确保顺利供水。
如今,自来水通到各家各户,村民们再也不愁喝不愁用。回望过去十年的艰辛,看着村民们见到水龙头里流出哗啦啦的清水时的笑容,胡军只说了两个字:“值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