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首先要感谢这次为我们开车的的士司机小张,以及他们家人的热情相待,是他和妻子的热情相邀,才有了我们这一次愉快的乡村之行。回来后才发现没有给小张司机拍一张他和他的的士的照片。
我这人有一些原生态控,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寻找那些没有经过雕琢的原生态风光,大山里的原生态美景和当地人们质朴纯厚的劳动、生活场景,都是我拍摄的兴趣点。当得知小张司机是当地人后,便向他打听这里乡村的情况。
小张司机说他也好久没回家了,由于放假,孩子都留在老家由母亲照顾着,于是这一天下午,等他在某酒店工作的妻子下班后,我们就一起去他的老家,从野三关镇上到他乡下的家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
看来小张司机对这里的路况非常熟悉,在哪里可以看到泗渡河大桥、在哪里看巴东火车站,哪里有隧道、桥梁,每到这些地方,他都会应我们的要求停一下。这是在路边拍的巴东火车站远景,由于出站时匆匆忙忙,还没为它拍上一张呢,在这里算是填补了一下。
公路在如石门般的山石间穿过。
隧道桥横贯公路之上,钻入不远处的人字岭隧道中,由于路上不能耽搁太久,所以好些风景也只能在车上欣赏一下而不能带回来和大家分享了。
山乡的人家都住得比较分散,一路上都可看到,在大山的山坡上,散布着一些民房,小张司机告诉我说,他们家也像这一样,村子里的老房子都没有了,都是新建的小楼房。
路途中看到的村民提着刚从地里摘取的蔬菜回家。
站在家门前悠闲地抽着长长烟管的老人。
离开318国道,车拐进一条乡村公路再往前开不久,车就停在一家农户前,楼上的孩子听到车的声音,从窗户里看到爸爸妈妈回来了,很开心的在窗前叫喊着爸爸妈妈,接着小张的妻子下车进屋后,孩子们从楼上冲下来扑进妈妈怀里。屋里的老人们则站在一旁慈祥的微笑着,好温馨感人的画面。
小张司机的妻子下车后,他就经由村村通的乡道把我们带到村子里唯一还保留着的一栋老房子前,并给我们介绍老房子主人家的情况。这是一栋依山势而建的单排土房,正中一个大堂屋,里面除放着几口馆木外,就没什么东西,小张给我们介绍说,这栋老屋现在是以中间的堂屋为界,分属于两户人家。
老屋虽然陈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门前坐着一行动迟缓的老人,看年纪约八十上下了,从堂屋里又走出一老妪,年纪也是很大,小张说他们分别是这两家房屋的主人,两位老人都很友善地看着我们,由于眼花耳背,无法与他们交流。
门前的村道通往后面的路边坡地上,一个小女孩骑着小自行车从上面冲下来,循着小女孩的方向看去,在路边的树荫下,坐着几个人,见我们到来,起身迎了过来。
热情的乡民为我们端来热气腾腾的茶水。他们和刚才见到的坐在门前的老人是一家,是这座老屋右侧的主人,小女孩是她的外孙女,放暑假来外婆家玩。一穿红衣的女子是他们在外面工作的小女儿,因生孩子回家休假。
小张说,老人的子女们都在外面有很好的工作,经济状况都很不错,但他们习惯了山村里的生活,不愿意离开这里。谈起这里,他们如数家珍般说着,说这里有一处神秘的地方,没有庙宇,但却有求必应,周围的人都知道。有一处崖壁很是奇特,上面四四方方的有三十六格,他们称为“三十六格”、、、
太阳渐渐西沉,给远处的山峰和门前的玉米地都镀上了一层金边,小张司机催促我们,说他们家人都还都等着我们吃饭呢。
返回小张司机的家里时,桌上已经摆上丰富的晚餐,可能是知道我们要来,小张的岳父母也从不远处的家里骑着电动车来到这里。
屋子的一角放着满满几篮子新鲜的豆角,小张司机说,这是他父母今天刚摘的,准备明天拿到集市上去卖。他说他的父母很辛苦。房前屋后的土地都是他们二老种植的。
吃完饭后。大家坐在门前的空地上,小张的女儿为大家表演舞蹈。看着这乐融融的一大家人在一起开心的样子,不禁心生感慨,虽然他们家不算很富裕,但却是亲情满满,过着一份简单平静的快乐生活。
天完全黑下来,小张的妻子希望我们不要走,但考虑到小张的车要回去充电以保证明天的正常营运,又正是收获时节,两位老人家也很辛苦,决定趁夜色返回镇上,路上小张司机略带歉意的对我们说,他父母现在很忙,太辛苦了。并表示如果我们在路上还想拍什么的话, 他可以等,其实这一趟的乡村行就已经很麻烦他了,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够再去探望两位老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