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2
上士

- 积分
- 52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三峡游记
己亥年中秋,然然开车带我们去游三峡大坝,他说凡是湖北的五星级的景点都要去看看。早晨四点钟起来,清理需带的衣服、身份证以及路上吃的水果、饼、饮水等。
活了七十多岁,以前是做梦都没有想到还能出去旅游。清时邓石如有一幅写景的名联,上联道:“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山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彝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邓石如将我国九大奇观绘了,张帖在居室,以便时时观摩欣赏。有幸今年五月一日去庐山看了瀑布,的确壮观!这回去游三峡大坝,想来亦可见识一下“巫山云”。
五点钟出发,顺318国道一路上行,到达宜昌时值上午十时许。
小车开进了宜昌华美达五星级酒店的地下停车场。酒店是然然早就在网上预定好了的,然办好入驻手续,我们仨驻进了华美达酒店13楼。五星级的洒店到底不同,房间宽敝,阔气,舒适。
在酒店一人吃一袋自带的方便面,下午去看三峡大坝。宜昌到三峡大坝还有近百里,个把小时就到了三峡大坝停车场。途经下牢溪三游洞,使我想起1985年在小溪塔打工时,到三游洞玩过多次,那时国人門票只5毛钱,外国人门票是两元。
我们是下午11.30以后到的三峡停车场,吃过午餐后,乘下午两点的中转车去看高峡平湖景观。游船票价是每人185元。我们坐在游船三楼的窗口,服务小姐前来说要额外交40 元才能在此坐,一个武汉口音的人说要退票,坚决不加钱。游客一起起哄,遣责其乱收费。又来了一个男的,也是声称要加钱,游客均不理睬,坐原位不动。后不了了之。与香港的导游一样,用的是“一迫二诈三丢手”的策略。
中秋时节,三峡泄洪闸全部关闭,从岸边的水位线看得出来,平湖比最高水位跌落十多米,现正关闸蓄水。游船上的讲解员讲了姊归县“姊归”的来历,东的西的,却未听他讲“巫山云”,甚是遗憾。三峡大坝高程185米,雄伟全藏在水下,在船上看,又不能靠近大坝,没有什么好看的。白丢了几百块钱。
四点钟又回到旅游中心,陆上看大坝是全免费,乘换乘车看了坛子岭,158平台,截流园,拍照留影。感觉陆上看的收获比船上强的多。
暮色四合时,我们才离开三峡旅游车站回宜昌酒店,然然大开车灯,不一会便到了华美酒店地下停车场。找一个餐馆进了晚餐,三人吃了110元钱,很好。华美酒店的房间都有一个大浴盆,放了一满盆水,让老婆先洗,我也放了一满盆水洗了,一觉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去看“三峡人家”,说是五星级景观。我原以为“三峡人家”是一些农家搞的一些花花草草图赚钱的。早晨开车途中,只见车窗外的山上云雾环绕,氲氤中似藏有人家,仙境一般美不胜收。昨天想在平湖看“巫山云”不得,今得见此景,不是误撞误着地看了巫山云吗。
原来“三峡人家”是指西陵峡边居住的一些农家。最高的建在山顶,最低的建在悬壁下的江边,地势非常险峻。在车上向西陵峡南望,只见江边一条窄窄的小道傍在江水旁,蜿蜒不断,我猜想那可能是古时留下的峡江纤道。相传峡江纤道上拉纤的纤夫都是赤身裸体拉纤,辛苦异常。
在“三峡人家”换乘游轮过江,需要身份证(或有效证件)买票,门票150元,70以上的老人和儿童全免。我在包里找不着身份证了,还是昨天用了的,我想可能是拿手机时将身份证带出来落了,一时心情十分沮丧。我包里带了一张仙桃老年卡,老婆说肯定可以用它去买门票,于是出示仙桃老年卡,顺利买到了免费门票,我的心情又好起来。
在游轮上看西陵峡风光,用手机拍下天然胜景。一会,游轮在江南靠岸,我们去看土家人的龙进溪,巴王寨。
在龙进溪,有土家姑娘在船上唱歌,在溪边洗衣,土家婚庆抢亲(均为表演)。 仰着头望山顶悬壁,看到了棺的档头露在崖外。古人是如何将死人的棺木放在悬壁之内的至今犹是一个谜。龙进溪边的山坡上有一群猴子,猴子胆大,敢在人的手里夺东西吃。
接着看巴王寨,首当其冲的是石牌令,一方巨石独立,高耸入云,据传是王母娘娘所赐。古时,巴王寨是土家族的一个独立国家,凭据天险,与其他民族抗衡。看了巴王与王后,宫女乐队的表演。在茶盐古道看了“贩运茶盐”的表演,三四个穷人背着茶或盐,后跟着一个穿着蓝衫的商人,摇着折扇,大摇大摆的度着方步。看了“楚韵遗音”的民乐演奏。(二胡、三弦、琵琶、洞箫、古筝以及锣、鼓、钹等打击乐。)12 点,看了古巴王寨的巫术表演:两坛子米,各插一把剑,一条扁担将剑柄挑起来,剑仍插在坛子的米里而不脱落。看了古巴国傩戏面具表演,魔术表演等。
天色也不早了,人也累了,还有一个景点就不打算去看了。
第三天要回来,想看看清江画廊,也是五星级,是新评的新景点。看清江画廊须一整天时间,来不及。决定明天上午去看三游洞。
第三天早起,在酒店吃了自助餐,到酒店大堂办了退房手续,带上旅行箱来到地下停车场,离开华美酒店,前往三游洞。
我于1985年到晓溪塔打工时,曾多次到三游洞。今天可谓故地重游。发现有很大变动。原来的张飞擂鼓台在西陵峡临水的最突出部位,显得气势雄伟凌然,现在抬高了十几米,那种气势荡然无存。原来的致喜亭较小,建在江边的一平坦地,现抬高到山顶,虽然高大,却失去了真实感。现在山顶增建了宋城楼,古碑刻。略略看了一遍,却怎么也找不回第一次看的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约十时许,驱车返回,到屋四点左右。
2019.9.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