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卧马居

2019勘误破译曾伯克父鼎铭文 发现南宫括伐黎西伯戡黎的确凿文字证据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2-2 08: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及《国家文物局》等媒体报道“中国成功追索流失日本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其中的“曾伯克父鼎”是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中代表证明器主身份地位的重要文物,特别是46字的曾伯克父鼎铭文记载西周时期一场战争,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2-2 08: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认真观察仔细甄别“曾伯克父簋”铭文的文字笔画,研究发现专家释译的“其、娄、迺、我、仇、迺、受、於、黃、耇”十字与曾伯克父鼎铭文文字笔画不符外,专家还多译出了一个字?研究发现专家释译的“我仇”二字是一个黎民的“黎”字,将十字破译为“曰、爵、西,黎、西、得、于、菓、寿”九字,严格按照破译文字重新断句后“曾伯克簋”铭文文字不仅顺畅流利、字通意达、人物关系、铸器缘由清晰明白,而且还准确的破译解读出了周文王时期南宫括率军伐黎“西伯戡黎”的伐黎之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2-2 08: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8月25日卧马先生破译“曾伯克父鼎”铭文与鉴定专家译文对比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2-2 08: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古鉴定专家释译“曾伯克父鼎”46字铭文为:伯克父其婁迺執干戈,用伐我仇敵,迺受吉金,用自作寶鼎,用享於其皇考,用賜眉壽,黃耇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2-2 08: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卧马先生破译“曾伯克父鼎”45字铭文为:伯克,父曰:爵。西執干戈,用伐黎敵,西受吉金。用自作寶鼎,用享于其皇考,用賜眉壽菓寿,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2-2 08: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译出的“曰、爵、西,黎、西、得、于、菓、寿”九字中的“曰爵西于菓寿”前文已经做考论,参看:“勘误破译曾伯克父组器爵西铭文 发现南宫括之子曾伯克文字证据”与“2019勘误破译曾伯克父簋之菓寿黄耇捋清南宫括之子为父祝寿铸簋缘由”。以下解析破译为“黎”和“得”的文字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2-2 08: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曾伯克父鼎”铭文第十六字,虽然图片不很清楚,铭文中(上部下圆上似猫耳朵造型内两横一竖有似贝+左边向左下一撇+上弯向左下一撇+加下部又)的笔画还是能够看出,特别是两个猫耳朵笔画和下边的又字结构,很明显与“得“金文演变笔画相符,却被考古鉴定专家释译为“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2-2 08: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甲骨文金文篆书的受字,没有如贝似猫耳朵的笔画结构,金文得的造字本意和特殊的笔画结构,决定了“曾伯克父鼎”铭文第十六字一定是得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2-2 08: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古鉴定专家释译为“我仇”的“曾伯克父鼎”铭文第十二、十三字笔画很模糊,放大处理后勉强能够看出,(左上部撇+下一横+右上两个撇+下八+下乂似米+头向右偏的禾+人)。反复观察曾伯克父鼎铭文中这个笔画繁多的字,隐约中虽然能够找到我的部分结构,硬是找不到“仇”的影子?莫看仇字现在笔画简单,造字本意是两两个小鸟相对而言的形状的的仇字笔画很多可是相当的复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37

主题

9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少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089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1-2-2 08: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铭文笔画没有仇字的笔画结构,只看到像是个向右下弯头的禾字,一比较看起来松散的这两个字,上下加起来的高度与前边的“爵”和“得”的大小高度差不多,感觉两个字有可能是一个字?并怀疑这两个字像是黎民的黎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