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19-10-28 16:17 编辑
荆 门 象 山 赋
李勋明
绵绵荆山,脉接乎秦岭,根盘乎蜀壤。逶迤东下兮,跃巫峡而腾武当,携沮漳而带两江,蜒至荆门,群峦忽止,蹑纡象山。夫象山者,周为蒙山,汉名半月,隋曰蛾眉,形似覆船,状若卧象,前踞虎牙,后倚叠嶂,左挽城郭,右盘龙岗,挟一湖二河四泉,佩三园八景十廊。仰护一州兮,壮阖郡之形势;俯镇四野兮,引通国之朝参。巍巍乎!气通黄鹤云梦,势达衡岳潇湘。前人有赋赞曰:总江汉之统会,奋北岳之辉光!
昔老莱子著书言道,耕于斯山之阳,象山东麓,长奉老莱山庄。嗟呼!斯山因德人一开,百代长发其祥。文献皇后置亭,莱公禅师兴寺,彭乘析泽造景,陆公筑城御防。黄庭坚挥毫书蒙泉,欧阳修把酒赏昙光。三苏文明湖畔呤诗,二宋得月台上举觞。开国上将陈士榘读于斯,抗日名将张自忠驻于斯。赫赫乎象山,合儒释道三教而孕奇,抱龙蒙惠顺四泉而流芳。
物换星移,风流云往。迄今夫游象山,瞻陆公祠,拜老莱庄,观四泉之泓淳,悟蒙养之端庄。掬一抔泉水涤目,把古碣阅尽,几人识“坤轴呈机”?将栏杆拍遍,何处寻“荆园方塘”!探摩崖兮,依稀见唐宋题刻;步鹤亭兮,欣然读明清华章。高山仰止兮,古祠与象山并寿,名贤为胜地增光;景行行止兮,来游方知学者贵,到此幸识仁孝长。噫吁!龙泉书院,琼楼掩栋材良木,廊榭映曲水流觞;文峰塔,云汉昭回兮鸣凤,雷风相薄兮腾龙,唐安寺,地氤氲兮佛景,庭缭绕兮灵光;绎志园,既楼台之近水,复花木之向阳。
泛舟文明湖,古树烟茏,禽鸣下上。水映蓝天,泉声四响。白鹭伴沙鸥比翼,鹧鸪追信鸽翱翔。四方呈阴阳之合,八面显欣荣之象。斯绝胜景,三楚间其有几乎!把酒临风,弹一曲高山流水,追陆公于异世,嗟莱子去无疆。望书院楼台高耸,益乎缅怀舒、王。嗟呼!善者以博爱济世,仁者以厚德安邦。念天地之悠悠,高士兮,隐匿山阿;英雄兮,长眠彼岗;美人兮,在水一方。一湖碧水照尽古今象山,四眼清泉辉映多少过客。逝者逍遥也,来者潇洒矣!
攀讲经台,登岚光阁;仰窥楚天,俯视川原,南桥塔影,西宝昙光,新城旧市,楼宇琳琅。东望鄢郢兮,云树苍苍。西瞩夷陵兮,沮漳茫茫。北顾千山兮,层峦莽莽;南瞰万壑兮,沃畴广畅。峨峨乎象山!不与五岳比秀,不和名山争宠。阅尽人间春色,饱览岁月沧桑。致虚极,守静笃,一息万古,洞然八荒。噫吁乎!天地以其不自生而长生,象山以其不自彰而长彰!
附注:
创作依主要依据:《荆门直隶州志•山川•古迹•艺文》篇
1、“仰护一州兮,壮阖郡之形势;俯镇四野兮,引通国之朝参”:引之白龙观康熙五十年《重修白龙观》碑刻文。
2、“总江汉之统会,奋北岳之辉光!”:引之荆门城隍元聂炳《大别山赋》文
3、“志轻王侯””观四泉之泓淳,悟蒙养之端庄”,“既楼台之近水,复花木之向阳” 引之《荆门直隶州志》清刘名建《龙泉书院赋》文。
4、“云汉昭回,雷风相薄” 引之荆门文峰塔题额刻石
5、“古树烟茏,禽鸣下上。…泉声四响”。引之清王庭桢《跃渊阁记》刻石
6、“坤轴呈机”: 四字为惠泉亭后崖壁明李鳌书石刻。
7、“荆园方塘”:为现龙泉书院方塘一带。
8、“步鹤亭兮,欣然读明清华章”:指白鹤亭徐嘉禾、周瀚《景莱别墅记》。
9、“……舒、王”:指舒成龙、王庭桢。
10、“二宋”:荆门二宋
作者简介:李勋明,湖北荆门人,建筑工程师,古建规划设计专家,民俗文化专家,中国辞赋家学会理事,中国楹联家学会会员,湖北省楹联学会理事,荆门市楹联学会会长,市文联委员,市政协委员,市规划协会理事,笫三、四届东宝区政协常委文史委副主任,荆门市东宝区道教协会名誉会长,圣境山老君台宗教管理委员会主任。筹资开发道教名山圣境山九龙谷景区,修建老君台、玉皇阁、文渊阁等宗教人文建筑。规划设计监修近百处宗教文化建筑。著有《江汉古民居与古建勘测研究设计图集》,校勘出版清同治版《荆门直隶州志》。编写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本《老莱子传奇》。撰写发表地理风水、建筑风水、城市规划、文史、文学、诗赋文章1000余篇见诸国内外报刊及网络,《莫斯科与华盛顿的城市规划》列为《2011年高考试题文综历史部分(全国卷)解析》。
《荆门赋》、《漳河赋》获全国征文第二名。2012-2016年获多项文化扶持奖。
《荆门赋》刻于荆门市城市运动公园东门南侧。
《漳河赋》悬挂于爱飞客入口接待大楼大厅
《东宝赋》刻于东宝区展览馆大厅
《马河赋》刻于马河广场和关庙岗
《子陵赋》刻于子陵广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