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的历史非常辉煌,但不涉及省会的咱们就一笔带过。西汉初年设襄阳县,为啥叫这名,因为县衙门就在襄水之阳。而襄阳成为地级,是在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不战而得荆州。曹操在这里设置襄阳郡,隶属于魏之荆州,但省会不在襄阳,而在新野。 直到西晋灭亡,襄阳也没有成为省会。转机出现在东晋,当时天下大乱,东晋南迁,大量北方人,尤其是雍州(关中)人逃到襄阳一带避难。因为人口太多,东晋后期的孝武帝就在江汉附近设置了新的雍州。 这时的雍州还不算正式行政建置。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决定从荆州划出一部分,设置正式雍州。有两个目的,一是减少荆州对朝廷的威胁,二是安抚雍州流民。 “省会”自然放在区域内最大城市襄阳了。宋版雍州有五郡:襄阳、南阳、新野、顺阳、随郡。以襄阳为“省会”的雍州,地处南朝抗击北朝南下的第一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只要北朝军队攻克襄阳,就能斩断南朝江东和蜀地的联系,南朝就保不住了。这种重视雍州的战略格局,一直延续到梁朝末年(公元55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