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不法营销频现,当地政府及基层干部如何确立为人民服务意识? 一叶孤城 2019.10.23 当前,农村常常出现一些打着“惠民”幌子卖东西的不良商家,专哄老人钱,也就是所谓的七天或十天会销——前期免费送锅碗瓢盆、雨伞、钥匙坠、快餐面等价值不高的小礼品,抓住农村老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一步步把老人钓上钩,进一步实施他们的“营销战略”。 近年来,双河镇曾集村周边这样的事屡见不鲜。试问,随随便便的几瓶药酒能包治百病?普普通通的一个枕头能解决失眠、颈椎等问题? 近二三日,曾集粮站就盘踞着这么一伙人,吆喝着“惠”卖净水器,原价3000元、现价2800元并附赠礼品。 扰民,广播来广播去的暂且不说。净水器产品质量如何?有无出示品牌商标证书、营业执照、国家卫生部涉水批文(超滤净水机、RO反渗透净水机和管线机,都须有卫生许可批件)? 这里想请问下,时常从各方面给予老年人关怀的基层政府组织和农村基层干部,能不能主动的帮忙把把关? 不良商贩的三无产品往往没有相关证件,抑或会拿伪造证件来掩饰。这样的产品出问题后,上当的本地老百姓根本没地方维权,并且大多数农村老人也不知怎么维权,只能哑巴吃黄连。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成了“空巢老人”或“孤寡老人”,他们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分辨不了营销商品的真伪和质量的优劣,口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攒得的一点积蓄,却被不良商贩骗得不亦乐乎。此时,难道说当地农村基层干部就安逸了? 为人民服务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不是靠宣传出来的。在这里,识别营销产品真伪、大胆揭露不法商贩的“谋略”,让老百姓不被蒙骗,就是在维护身边百姓利益,就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 基层干部不一定需要做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关键是多办一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和小事,在为人民服务中能见微知著,能真真切切帮助到人民群众。 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时刻把党和自己深深根植于人民的沃土中帮百姓之所帮、想百姓之所想。 为人民服务就是时刻在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不自觉的行动和意识里变成一种作风、树立一种责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筑中国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