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2
上士

- 积分
- 52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邓鹏程
解放以前,我们西圻乡还没有公办学校,只有少量的私塾,规模都不大。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政府的支持下,以邓鹏程为头,将西圻地方的几个略有点文化的人组织起来,在王家祠堂办起了西圻乡首个学校,称为“西圻小学”。邓鹏程五短身裁 ,四肢粗壮,圆脸盘,人称邓胖子。
王家祠堂毕竟太小,一年后,又搬到西圻庙,庙也不够用,只够四、五、六高年级上课,在庙附近,还借用了杨木匠的两间木工作坊,以作为一、二、三低年级的教室。
杨木匠家有一个精神失常的人,村人叫“苕培”。苕培时不时地吓唬孩子们,把我们这些低年级的学生撵得围着庙瞎跑,小孩们的确吓得不浅。有回出早操,邓鹏程校长给我们讲话,苕培在一边指着校长说:“胖子,邓胖子。”校长要赶他,他不走。于是两人推拉起来,校长将苕培摔在地下,苕培才离开。
五四年一场大水,西圻乡所有房子都被大水淹没。西圻小学不得不暂时停办。
一九五五年,大水后百废待兴。邓鹏程认为学校是不可少的,立即紧张筹划再建西圻小学。邓鹏程认为:西圻庙有个苕培,干扰学生学习,主张将西圻小学迁至挖口村来再建。从西圻庙到挖口村有三里多路,当时也没有什么运输工具,邓校长带领师生,全靠人工肩挑背驮,把原王家祠堂及西圻庙的旧木料,旧砖瓦,一点一点地往挖口村搬。
为了能及时建起学校,邓鹏程说服老婆,将老婆珍藏的一对金耳环、一对银手觸拿出来卖了。
在沔阳淹大水后的百难的情况下,西圻乡首座完整的小学终于建成了。这座学校后来升级为初级中学,还戴帽办过高级中学一年级。
学生们都喜欢邓校长给我们上体育课。他上体育课花样很多:一路纵队变二路、三路、四路纵队。一路横列变二路、三路、四路横列。还要求边运动边变换队形。还教孩子们跳高,跳远,百米赛跑,篮球,乒乓球,滾铁环,踢键子等。
如果上体育课了,恰遇外面下雨,不能进行体育活动。邓校长就给我们讲故事。我们听邓校长讲过《水浒传》、《林海雪原》、《渡江侦查记》等。
记得邓校长讲《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鲁提辖提起醋钵大的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镇关西鼻子上,鼻子歪在一边,似开了酱油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滾了出来。第二拳打在镇关西眉梢,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鲁提辖第三拳正着镇关西太阳穴,镇关西似做了个水陆道场,罄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提辖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每逢遇到邓校长给我们讲故事,是同学们最开心的时候了。
到了一九五七年,不知为什么,学校开大会,说邓鹏程是右派,同学们都不许再喊鹏程为“校长”了,要喊他的大名邓鹏程。学生们问:“喊先生呢?”“喊先生也不行。”学生又问:“喊邓胖子呢?”说“可以。”于是,“邓胖子”就喊出了名。
邓鹏程划了右派后,就成了五类份子,作敌人看待。一天,我看见我们的校长穿着背上号有“右”字的白马甲和地、富、反、坏在一起劳动,心里倍感酸楚。
后来生产队专派邓鹏程去捡糞。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化肥,种地全靠农家肥。因此,每个村都安排有专门捡糞的人。捡糞按150斤计一个工,路上遇到牛糞或猪糞,早就有人捡了或藏了。所以,糞也不是好捡的。
我们都曾是邓校长的学生,我们这些学生多半是边放牛边读书,我们的牛阿了屎在哪儿,我们总是第一时间告诉邓校长。
邓鹏程不教书了,天天捡糞,所以,在放牛场,我们又能天天听邓鹏程讲故事。放牛的听了邓鹏程讲的故事,就告诉他牛糞在哪里。因此,邓鹏程捡糞,半天就可捡三四百斤,赚两三个工。
西圻学校五十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人才不计其数,有研究导弹的,有在国务院的,有驻外国大使的,有军事高干,有在武汉大桥局的,有武钢的,有大学教授,有医学导师。等等等等,各种人才遍及全国各地。
改革开放后,邓鹏程平反复职,仍然任教于他亲手创办的西圻中学。他仍然给乡亲们讲故事,乡亲们仍然喊他邓校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