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847|回复: 0

[古塔茶馆] 黄梅戏和民族声乐有哪些共同之处?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11-5 08:0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01
关注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其前身是采茶歌,发展后学名为黄梅戏,至今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主要特点表现为“委婉典雅的唱腔,还带有叙事的风格,叙事中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非常强的民族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唱腔被其他一些音乐所借鉴和运用,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就是民族声乐,也可以说,二者相互影响与促进。民族声乐对黄梅戏的借鉴表现在演唱韵味与综合表演等方面,民族声乐歌唱者在发展和改进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中,不断借鉴黄梅戏优秀的地方特色,把二者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二者特点,在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推动民族声乐演唱的发展。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主要有主调、花腔、彩调三大腔系。

                                             
首先是主调,其也被称为正腔,被划分到看板腔体的范围内。在黄梅戏整体的腔系中占主要地位,并且具有较高的复杂性,是最能代表黄梅戏的唱腔。称其为正腔的主要目的是想将主调同黄梅戏在早先形成的花腔和彩腔做有效区分,着重强调其是黄梅戏的主要腔调。其主要包括平词、对板、二行、伞形、火攻、八板。具体使用时,男生和女生有着严格的区别,主要在于音区、调性、旋律、调式等方面。


其次是花腔,指黄梅戏中的小调和杂调,是最为原始的黄梅戏唱腔,主要应用在初期的“三小戏”与“两小戏”中,最初的来源就是采茶歌、歌舞曲、说唱、小调。像生活和爱情小戏,或者一些大戏中的插曲,都在花腔范畴内,其有着明显的特点,包括健康朴实的曲调、优美欢快的曲调,生活气息较为浓厚、民歌小调居多、表演时多使用衬词。花腔都专戏专用,通常又被叫做“花腔小戏”。


还有彩腔,具体表现形式为通过四个前后可以对应、但是长度并不相同的乐句构成一种单段体,因此又称之为四平头或者四平。民族声乐和黄梅戏演唱同属于演唱艺术,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歌曲演唱,而后者是戏曲演唱。随着音乐创作和人们的审美旨趣不断发展,当下歌曲创作与戏曲创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两者不仅在创作技法方面相互借鉴,而且在音乐表现、演唱风格等方面都有诸多相通之处,比如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梨花颂》等。


黄梅戏和民族声乐具有相同的美学精神。民族声乐有一些对情感方面的评论,所以说民族声乐存在情感论与和谐论,而黄梅戏有戏曲意境论和戏曲情感论,它们都注重表达情感和韵味,都强调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二者均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教育意义。黄梅戏与民族声乐共同处在统一的大文化背景下,都属于歌唱艺术范畴,并且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成分。民族声乐中有着描绘爱情的歌曲,而在黄梅戏中同样有描绘凄美爱情的唱段,两种艺术具有着相同的文化底蕴,在中华民族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中一同成长,具有较强的民族性。


黄梅戏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从黄梅小戏发展到了当前创新型黄梅歌剧,这前后两种形式,很多的曲调均选自民间,一部分是对民间曲调的直接引用,另一部分是继承、改编、创作民间曲调。黄梅戏的曲调选材较为广泛,像**歌、东北民歌,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民间曲调都能成为其创作的素材。就黄梅戏自身的演唱来说,随着诸多表演艺术之间的融合以及创作技法的不断演进,黄梅戏中的许多演唱技巧、表演方法因在音乐作品阐释方面有很好的表现作用,而时常被民族声乐在演唱中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


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借鉴和应用。民族声乐演唱时需要注意的一个环节就是气息的运用,很多演唱者将气息叫做动力源泉。黄梅戏的表演更加关注气息的运用,更好地调理气息是黄梅戏表演的特点之一,因此民族声乐演唱可以适当借鉴其气息调节的技巧。演唱得是否动听,是否表现得淋漓尽致、能否达到高低委婉的标准,全都会受到气息的影响。就黄梅戏来说,其有着深厚底蕴,在实践表演中,重点在于底气与气口。在黄梅戏的表演中,大部分主角都是女性,女生唱法大部分是真唱,为此有人说,其更多地表现出了阴柔之美。黄梅戏在男生演唱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要难于女生,气息调节显得更为重要。

当需要演唱一些难度非常大的曲目时,表演者需要运用合理的发声方法,在高音上做一些调整,重点是对气息调整方法的使用,表演者通过使用科学方法调节气息,进而使呼吸自如,以在高音演唱时表现得更加完美。比如黄梅戏《梁祝》中,有一段非常难的表演,要将人物表现得更加丰满,有效展现出凄美的爱情,演唱者必须要深入表演,与戏曲溶为一体,这时就需要运用气息的调节,演唱者要做出正确的姿势,运用好器官,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进而使发出的声音自然流畅,还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民族声乐和黄梅戏都是我国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


黄梅戏在演唱气息的调节、演唱情感的表现等综合性表演上有其自身特点;而民族声乐在字的应用、腔的应用、共鸣的应用、气息的应用等方面同样具有科学性和表现力。对民族声乐音乐创作者来说,应积极借鉴并融合黄梅戏的艺术特点和音乐风格;对民族声乐演唱者来说,对黄梅戏唱腔艺术进行借鉴,并融入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能够进一步丰富民族声乐的表演和演唱,达到两开花的美好场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