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11-13 11:5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商潮涌动力强——武穴市电子商务发展纪实
添加时间 : 2019/11/12 10:51:51
作者 : 张虹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数据显示,至2019年8月,武穴市已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264个、村邮站43个,农村电商站点覆盖率达90%,解决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的问题。通过淘宝、京东、拼多多、唯品会、贝店等电商平台,为村民提供代买代卖服务,在网上帮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把需要的消费品买进来,目前全市日均单量已超过2万单。
武穴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300㎡地标优品体验馆,展示和销售本地农产品,引导和鼓励本地产业龙头企业利用京东、阿里村淘、新农村商网、邮乐购等平台上线销售。
武穴,高效发展电子商务,争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如今,电商产业已在武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大放光芒。
产业扶贫:彰显电商力量
武穴市梅川镇桑梓园社区电商服务站站长邢汉东,通过“电商+农产品上行+贫困户”的模式销售武穴农特产品,带动300余贫困人口增收。
该市积极发展电商扶贫主体,通过主体帮扶、平台减负、网货增收、创业致富、就业带动、智慧扶贫等方式,为贫困户减负增收。全市已有19家电商企业和合作社实施“电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了该市农特产品、艾草种植加工、生态畜牧养殖等产业发展,带动637户1865人脱贫。
武穴市万星面业、武玉粉业、福康油脂等采用“电商+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链接1500多户贫困户,通过安排就业、保护价收购、年终分红的形式,进行产业扶贫,基地贫困户每年增收200余万元。返乡创业青年兰志勇以“电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62户贫困户从农产品种植到网络销售,户均增收2000元。
全市农村电商服务站实施“电商服务站点+贫困户”的带动模式,联系贫困户2500余户,通过消费扶贫、平台减负、代卖增收、服务扶贫等形式,为贫困户减负增收近150余万元。全市贫困户开设农村服务站和网店创业10人,不仅自己通过电商创收,还通过消费扶贫帮扶贫困户。
千诚商贸、一秀家庭农场、绿康再生稻、徐氏生态农场、宏森农贸等企业实施“订单化种养+贫困户+线上线下运营”模式,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苗、包收购、线上线下销售,带动贫困户500余户;
武穴汇达科技对接农村电商服务站点,采取“电商+旅游+农资+贫困户”的带动模式,对接农资、介绍就业、乡村旅游等方式助力脱贫攻坚,带动贫困户300余户;
花桥镇下彭村电商服务站站长岳戈,从小患脑瘫,通过电商创下月度销售过万元的网上交易记录;龙坪镇下冯村残疾贫困户郭希健,电商成为脱贫致富的主业;梅川镇胡政村贫困户叶仕华,通过电商销售武穴农特产品,月均增收2000余元;大法寺镇李德升村残疾贫困户李卫国,通过电商+物流,月均增收6000余元。
武穴市积极引导企业、种养大户、城乡居民发展电子商务,组织该市12个镇处分管领导参与学习,到341个村(社区)宣传政策,鼓励所有人参与。同时,对有兴趣的群众、企业、合作社,进行技术支持、业务指导。今年,已在镇处开展6次电商培训,到村到户到企业100余次。重点对贫困村有电商从业愿望的贫困户子女、农业经营主体和创业就业农民开展电商运营、操作等方面培训,做到应培尽培,帮助他们掌握电商知识,手把手教他们开网店,提供后续服务,让他们将自产农产品进行网上销售,提高从业人员的电商应用能力,达到先脱贫的效果。目前,全市46个重点贫困村已经建设电商服务站38个。
引导支持贫困村、贫困户与合作社、种养大户建立直采直供关系,借力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2019年1月,下赵村农村电商服务站向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反馈山药滞销,武穴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发挥电商效能,联合电商协会、农产品流通协会、供销社、微武穴、6家电商企业联合发力,一周内将梅川镇百元地区和余川镇干仕村10万公斤山药销售到全国各地。
农品上行:凸显电商作为
走过“酒香不怕巷道深”和“富居深山有远亲”的时代,在武穴市,交流便利、潜在市场广阔的电子商务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锐不可当的趋势,并带动农产品品牌培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产业发展升级的新引擎。
电商体系建设提质提速。市级层面,武穴引进阿里巴巴天猫优品项目,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园,积极对接各类电商服务资源,引进整体运营服务商,建立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中心。镇级层面,融合快递物流、商贸、金融等在各镇(处)成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村级层面,在各村(社区、居委)发展电子商务服务站,大力推广“服务站+合作社+农户”模式,调动返乡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参与农村电商的积极性。
建设地标优品体验馆和拓展推广销售渠道。武穴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300㎡地标优品体验馆,展示和销售本地农产品,已建设淘宝、京东馆,引导和鼓励本地产业龙头企业利用京东、淘宝、天猫、新农村商网、邮乐购等平台上线销售培育品牌,提高网销产品质量。
武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农产品“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等资质的申报认证,提升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网销农产品品牌,优先扶持发展佛手山药、武穴酥糖、接福菜籽油、龙坪油面、大金板鸭等地标优品,打造佛手山药区域公共品牌,培育“荆楚优品”。
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人研发改良产品,打造适宜网络销售的特色产品。积极倡导“一村一品”,各镇处至少培育一个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全方位做好贫困户自产农特产品的网销服务,开展农产品防伪溯源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二维码防伪溯源进程,争取实现特色农产品一品一码,对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该市已经确立6个区域品牌培育计划,申报成功27家企业地标优品企业。
着力建设本地电商平台。乡情乡味、公共服务平台、武穴优选、友铺、新时优品、中钓网等,为该市产品提供更多营销渠道。2019年3月,举办武穴市油菜花节,组织25家企业参展;5月11-13日组织6家企业参加武汉国际电商博览会、6家企业参加黄冈旅游商品展览会。
对接电商平台。以武穴市荆楚优品万星佛手山药面、美雅酥糖、大宋食品、黄冈地标优品佛手山药等为主打产品,对接新农村商网、邮乐购、供销E家、一亩田、黄商电商平台,武穴淘宝、武穴京东馆、拼多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网络销售渠道。全市已有1000多家企业借助1688、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唯品会、速卖通、一亩田、网易考拉、微博、微信、微赞、抖音等大平台,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孵化支持:绽放电商精彩
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网店近185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
吸引国内知名电商企业阿里巴巴、京东、苏宁、八戒网、58同城、美团、饿了么等抢滩武穴市场。目前,已入驻电商经营主体48家,入驻率一直保持在100%;
孵化出武穴市千诚商贸有限公司、武穴市依依商贸有限公司、武穴市嘉嘉乐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武穴市龙仕达家庭农场等新一批优秀电商企业……
武穴电商,通过孵化支持,正在书写精彩华章。
武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工作,该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等一列文件。坚持把电子商务产业园作为集聚电商企业、培育电商人才、链接电商平台的首要载体,全市已形成“一园四体系”,即:武穴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农产品上行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形成集政策咨询、专业培训、创业孵化、产品推介、融资支持、人才超市、创客沙龙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聚集区。
武穴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大学生孵化基地、兴雨科技孵化器、回乡创业孵化园等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入园的企业和团队给予居多扶持。目前,全市孵化出新一批优秀电商企业,如:武穴市百顺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武穴市千里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吕氏香业、武穴市乐诚人嘉商贸有限公司、湖北智多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桓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北隆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等。还吸引10多位优秀电商人才回乡创业。
电子商务培训以电商产业园人才培训基地为依托,采取普及培训和精准培训相结合,联合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市妇联、人社、商务、扶贫办、电商协会等单位建立联合培训机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金泰富实行半年制的培训模式,为当地培养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给乡村注入活力。电商培训重点面向贫困户、村级服务站、创业就业人才,全程免费开展贫困户电商培训、移民电商培训、村级扶贫服务站长培训、电商创业培训,残疾人电商培训,优先贫困户人员参加电商培训,实行手把手教、面对面学、一对一辅导、心贴心帮扶。至今,共举办农村三类电商培训班78期,培训人员31600人,其中贫困户人员8300多人。
今年以来,全市通过普及培训、巡回培训、专业培训、在线培训等方式,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培训18期1000多人次,开展网络培训课30多期,举办6次技能比赛,2次农村电商服务站站长培训,1次企业对接招聘会,1次企业交流会。
武穴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岳昶表示,今后,武穴电子商务产业园将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精准扶贫”、“互联网+工业制造”、“互联网+旅游“、“互联网+便民服务”等五大发展战略,推动电商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在精准扶贫上再赋动能,在社会管理上创优创新。到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20亿元,建成区域电子商务中心,让电商成为武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来源:武穴市电子商务中心 组稿:张虹)
办公环境
快递服务
创业培育
品牌培育
黄冈市科技局指导岩区工作
商务局干部带领园区企业负责人抗洪抢险现场
指导残疾贫困户站长
专业电商精英培训
(编辑:张小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