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附虐——王正三
王家岗冈邑王氏一世祖。约生于元延佑年间(1314—1320)。祖父王添麒,元明宗壬子科进士,曾任湖广行省郎中。因元朝统治者实行岐视的民族政策,王添麒在官场混得很不如意,于是辞职归乡,正式由浠水定居在其祖父王禄卿的经商地—王家店,经商置田。他是陈策楼镇境内十八个自然湾落王姓居民由浠水迁居黄冈的第一人,所以,王氏家族称其为“迁冈始祖”。王添麒生有两子:长失名失详,次元德。元时,人名一般以数来称,因此他又叫元二。 元德:字奇一,自幼家学渊源深厚,青年时,即为乡试举人。因见父亲从政十分不顺,也无心进一步深造,进入官场。而是以经营家政,培育后代为主。 王元德生有三子:初三、省三、正三。这三个儿子,非常争气。在科举路上可谓一路高歌。先后连闯三关,轰动鄂东。其中第三子王正三,被朝廷任命为云南县令兼兵马使。在任期间,劝民农桑,修辑学宫,严历打击侵占民田的豪强地主,注重民生和教育,深得民众拥护。但此时,已值元朝末年,元统治者暴逆无道,荒淫无度,根本不顾百姓死活。没过多久,爆发了红巾军起义。云南虽处边陲,未被义军波及。但元朝统治者一天三道旨意,命王正三率云南守卒入湖南扑灭起义烈火。作为正直的读书人,王正三对蒙古异族的残暴统治本就十分不满,渴望改朝换代,恢复汉人衣冠。如今,要他率兵屠杀自已的同胞,决难从命。但既不能助纣为虐,又要保全家属,唯一可行的便是封印挂冠,潜逃他乡。因此他暗中作好准备,于受命的第三日夜晚携家属逃往当时相对安全的江西。 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命大将徐达率军北伐,将元顺帝驱赶至北漠,元朝统治宣告结束。第二年,湖北战乱基本平息。王正三挂念父母安危,携妻易,胡二夫人返归故里。时王家店十室九空,一片荒凉。父母早不知去向,估计已遇难。于是王正三结芦舍,修辑祖坟,招抚流民,垦荒植地。因二兄不知去向。故清时,修家谱,后裔尊其为冈邑王氏一世祖,赞其重开三槐,恢弘旧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