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一年,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随后向华北和热河蚕食。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发动芦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生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共赴国难,携手抗战。在长达十四年的艰难抗战中,王家岗村有十名志士直接参与对日寇的作战。在王家岗村的抗战历史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颂传。 1.血染喜峰口王金林 王家岗街上人。,王年高之弟。约生于清光绪廿五年左右。国民革命军廿九军某部排长。一九三一年,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三省。随后向华北和热河蚕食。一九三三年,日寇疯狂进攻驻守长城的廿九路军。为打击日寇嚣张气焰二十九路军宋哲元将军率部发起长城抗战。其下属王以海团长组织五百人大刀队,王金林是五百大刀队成员之一,在喜峰口杀得日寇闻风丧胆。战斗中不幸以身殉国。是王家岗抗战史中第一烈士。因其兄王年高在随后的上海松沪会战时受伤殉国,国民黄冈县政府在抗战胜利后,向其弟王厚卷颁发了“双烈证书”,并“双烈匾”以示嘉奖。 2.松沪会战献身王年高 王家岗街上人,王金林之兄。约生于清光绪二十年左右。行伍出身。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某部连长。 一九三七年,日寇发动八.一三事变,全面进攻上海,王年高所在的十九路军率先顽强抵抗。抗战初期最大的“松沪会战”爆发。王年高率连队在上海外滩英勇阻击日军。与日寇血战二月,多处负伤,拒不下火线。会战结束后,因伤势严重,归家疗治,不久身故,临终尚呼“杀鬼”。国民黄冈县政府授于其“松沪会战烈士”称号 3.蝶血山铺口王道武 王道武,王家湾人。王佐才之弟,约生于1900年左右。青年从军,涉足行伍。为197师一三八团排长。参加过北伐及剿共战,因不愿手足相残,一度解甲。一九三七年,日寇进攻芦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他与王佐才闻之,义愤填膺,慨然归队,拿起武器,奋力抵抗日军入侵。在师长孙炳权将军指挥下,先后参加过长沙,鄂南等保卫战。因作战英勇,屡立战功,迅速由一名普通士兵提升为上尉连长。一九三八年,日寇为攻占战时国都武汉,疯狂进攻咸宁。他奉命率部在山口铺一带阻击日军,同日寇展开殊死搏斗。不幸中弹殉国。时年三十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