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11-28 09:12: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
黄冈新闻网
17小时前
通讯员 陈元凯
近年来,农村机动车保有量不断递增,发生在农村的交通事故也随之攀升。为适应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夯实农村公共安全基础,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黄冈市公安机关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行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综合改革。经过改革,成效显著,全市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交通事故明显减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健全机制,夯实基础
制定《黄冈市公安局关于全面推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农村派出所全面履行公安交管职能。整合警力,将农村交警人员、装备就近并入派出所,充分依托派出所人熟、地熟、情况熟、分布均匀、动员能力强的优势,就近接处警、管理秩序、服务群众,发动社会参与,补齐了农村交通管理的短板,夯实了农村交通安全基础。
制定《农村道路“路长”管理办法》,按照“建立机构、明确责任、综合治理、严格考核”的要求,将“路长”分三级建立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网格化的管理机制,形成乡镇、村分级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层次分明、责任明确、分工明晰的责任格局。制定“路长”工作职责,明确路长由派出所进行管理、指导和考核,实行了责任区民警与路长捆绑考核机制。以路长为纽带,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农村道路“车有人管、路有人巡、违法有人劝、隐患有人查、要事有人报、安全有人负责”,从源头上筑牢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防线。
创新举措,警保合作
7月18日,黄冈市区第一个警保合作车管便民服务窗口正式对外提供服务。目前,黄冈市每个县市已分别建完3个一级(或二级)劝导站和5个三级劝导站。在每个交通劝导站,原交通劝导员和人保公司的协保销售员,实行人员互聘、身份叠加,实现“两员合一,一员多职,融合发展”。 每个人手机上安装农交安手机APP,并熟练使用。交通安全宣传、基础信息采集、安全隐患排查上报等工作,都通过农交安APP直接上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系统。劝导员、保险员在进村入户时,除了从事交通安全的管理、推广相关保险业务,还一并收集矛盾纠纷、治安线索,为隐患治理夯实基础,将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将交通劝导站打造成乡村安全的“桥头堡”。下一步,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做实“警保合作”,在全面推行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两站两员”建设、设立警保便民服务窗口等方面继续开展警保联动深度合作。
警务改革,综合治理
全市农村派出所全面履行交管职责,辖区派出所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处置、及时化解交通事故引发的各类问题和矛盾。农村派出所将交通管理、治安管理与消防管理同部署、同推进、同督办,提高了工作效能,对农村客运车、面包车、农用车等重点车辆的源头管控力量进一步强化。在“小微车辆”、酒驾醉驾、打击假牌套牌等专项整治行动和重要节假日期间的道路安全保卫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高频路查,严管严控
依托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农村派出所聚焦事故风险,在推动道路隐患治理上更有办法、更有力度,尤其是在全面推动弹性警示桩、塑胶减速垄、警示爆闪灯、警示标志牌、弯道反光镜“五小件”建设工作上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已在农村道路就安装了弹性警示桩10139根,塑胶减速垄1467米,警示爆闪灯262个,警示标志牌314块,弯道反光镜16个。另外,全市农村派出所组织警力持续开展各类道路交通违法整治,高频率、大范围开展路查整治和夜查行动。截至目前,共计查纠各类交通违法61393起,其中现场执法56845起,占道执法总量的92.6%,查获酒驾1485起,醉驾152起。
加强宣传,防患未然
黄冈市公安交警部门坚持把“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作为事故预防的有力抓手。一方面在日常执勤过程中,对过往车辆检查的同时积极向驾驶员以及乘客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让他们按照依规出行;另一方面,突出重点人员的宣传教育,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开展针对性宣教活动,通过进村入户播放警示教育片、开展座谈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交通出行,事关千家万户。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综合改革,既是顺应新时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要求,也是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是公安和交警部门责无旁贷的职责。责任艰巨,使命光荣,黄冈市公安机关以紧盯“防事故、保畅通、强服务”为工作目标,全力打造事故少、秩序好、人民满意的平安乡村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交通保障。
(实习生:张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