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12-17 09:17: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市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市委、市政府日前印发《关于推进高质量发展争当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排头兵的实施意见》,到2022年,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500亿元,城乡融合更具成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万元、2.5万元。
按照实施意见,我市将在产业、乡村振兴、绿色循环发展、创新开放等四个方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争当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排头兵。我市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借助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两带”双向拉动优势,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着力打造通用航空新城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之都;推动传统产业推陈出新,加快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努力建设全国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基地,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到2022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牢乡村振兴战略总抓手,深化中国农谷建设,打造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标杆。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集中力量打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深化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全面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着力改善中心城区大气质量和重点流域水环境。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发展,加快把荆门打造成为全省体制机制创新、内陆开放、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我市将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降低市场运行成本,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完善招商引资、支持现有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争取增加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加大财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引进的支持力度,促进更多先进生产力、生产要素向荆门集聚,打造“政策洼地”,以此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荆门晚报记者戴永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