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咸宁市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元年,不仅是特殊的、极不容易的一年,也注定是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为契机,围绕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这个根本、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这个任务、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这条主线,和合共生,守正出新,加快完善现代公共文旅服务体系,推动文旅活动更加出新出彩,接力书写全域旅游大文章,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全面开启了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这一年,文化小康步伐铿锵有力,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上前进了一大步;咸宁市文化中心、香城书房成为城市新的地标、新的风景、新的生活方式;“我和我的祖国”成为鄂南大地最强的声音,成为连接起个人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咸宁市新时代文艺中心成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力军,舞动咸宁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羊楼洞明清石板古街从历史中醒来,成为咸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一个重音符;接力书写全域旅游大文章,擦亮温泉旅游品牌,珍视每一位游客的需求,旅游的颜值和气质、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较快提升! 回首2019,我们付出了汗水,收获了喜悦。展望2020,我们信心满怀,奋力谱写咸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公共文旅服务体系加快提升 以“香城大舞台”国家示范项目和嘉鱼、崇阳、咸安3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建立“香城大舞台”1+3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咸安区“1+8”公共文化服务特色标准,解决城乡文化供给不平衡、文化阵地缺失、文化人才不足等突出问题,中期评估得到文化和旅游部专家组的高度评价,群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迸发,嘉鱼县、崇阳县获得省政府授牌,咸安区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系统性、整体性跃升。
坚持把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主业,全年共开展1400场文化惠民活动,500多场戏曲进校园活动,借助新媒体预告、直播等现代传播方式,发挥乘数效应,扩大覆盖面,不断在标准化、均等化和提高质量水平上下功夫,文化活动数量更多、质量更优、覆盖面更广、群众参与更积极,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
2、市文化中心建成运营 市文化中心(市图书馆、市群艺馆、市非遗展示馆、市科技馆、市妇女儿童中心)正式揭牌运营。通山县、嘉鱼县文体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崇阳县、通城县、赤壁市、咸安区文体中心在陆续建设完善之中;新建10个、改扩建16个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落实“县聘县管乡用”制度,全市71个文化站共新增事业编制57个、公益性服务岗位27个。
3、“香城书房”成为咸宁新名片 相山书院香城书房作为首个示范点建成开放,成为网红打卡地,后续4个香城书房加快建设,春节前将全部建成开放。 融入城市文化元素,引入信用大数据,免费办证、自助借还、延长夜间服务时间,构建起“市图书馆+香城书房”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形成了全省领先的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和经验。 作为咸宁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品牌,香城书房正用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阅读。她用一方小小的空间,为市民提供一个可以静心享受轻松、自由,有温度、有情怀的阅读场所,让书香浸润城市。
4、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在元宵节城乡文化联盟大联欢活动中率先采用音乐快闪形式,创意万人共擎600平方米巨幅五星红旗,抒发爱国热情,活动视频在央视新闻、“学习强国”播出,点击量突破800万,我市成为较早举办快闪活动的城市,对外宣传展示了良好形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文艺晚会政治性、艺术性和感染力达到新的高度,受到观众一致好评。在今年系列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中广泛植入,形成了一股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爱党、爱国文化热潮。
5、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以“香城大舞台”为载体,策划举办文艺晚会、合唱比赛等13项20余场文化演出活动,持续2个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参与,全市125家单位、1万余名党员干部参加演出,20多万观众现场观看,视频点击量达到千万级,成为一场覆盖广泛、影响深远的爱国主义教育运动。
6、书写全域旅游大文章 联合市委组织部在浙江大学举办全域旅游专题培训班,邀请巅峰智业刘锋博士专题辅导,创建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取得显著进展。
碧桂园咸宁温泉旅游城、诗经文旅小镇、陆水湖综合开发等项目成功签约,梓山湖长岛国际旅游度假区、恒大养生谷、大洲湖生态示范区等一批文旅、康养、地产融合项目开工建设,有力助推了北部空间开发和长江流域公园城市建设。
131军旅小镇、白水畈田园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九宫山、陆水湖、隐水洞、山湖温泉、金色年华养生谷等景区加快改造升级,呈现出崭新面貌。赤壁羊楼洞古街、白水畈田园综合体、通山龙隐山景区、多彩农谷、印象林花生态谷、崇阳归园田居·傲尚乐园、通城内冲古瑶文化村、善源谷等项目建成开园。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示范点、特色民宿、低空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积极打造夜游产品,提升旅游的吸引力。
狠抓温泉景区设施更新、服务升级,擦亮温泉旅游品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挖掘咸宁温泉历史文化,打造温泉文化公园,濯足廊建成开放,让市民和游客免费体验,成为展示咸宁魅力、转变发展理念的鲜明缩影。
7、羊楼洞申遗取得重要进展 全力推进羊楼洞“万里茶道”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3月8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函同意“万里茶道”申遗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我省5个申遗节点中率先完成《羊楼洞、新店明清石板街申遗保护规划》编制出台,争取中央、省级文物保护资金2000多万元,全面完成了羊楼洞明清石板街集中连片维修,在2019“一带一路”国际茶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茶业大会期间开街,全国唯一的中国青砖茶博物馆建成开馆。
8、加强文旅宣传营销 精心组织参加全省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首届长江文旅博览会,精心策划咸宁文旅形象央视宣传、第十一届温泉文化旅游节武汉推介会、抖音短视频大赛,支持举办赤壁2019“一带一路”国际茶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茶业大会、第二届农民丰收节、崇阳樱花节、提琴戏剧节、越野挑战赛,幕阜山汽车拉力赛等活动。万里茶道“寻源”之旅入选全国“2019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咸岳九文旅合作,加强全媒体全时空营销。
9、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围绕“美丽咸宁、美妙旅游、美好生活”目标,加强市场、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推进文明旅游,扎实开展旅游服务品质提升“百日会战”“八大提升”,保证了“十一”黄金周、旅游节、军运会和温泉旅游旺季安全、繁荣、有序,守住了安全底线,保住了A级牌子。
10、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文旅机构改革为契机,抓好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和合共生、守正出新,加快实现人合、事合、心合,坚持“精神区位更优一点、思考站位更高一点、调研学习更实一点、担当精神更强一点、自我要求更严一点”,提神提能提效。
和合共生,守正出新
咸宁市文化和旅游
明天会更好!
温泉旅游旺季来临,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提醒广大游客出游放松身心的同时,切勿放松安全意识。
一、关注出行提示,重视出游安全。
二、签订旅游合同,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理性选择项目,注意涉水安全。
四、谨慎租驾车辆,杜绝交通违法行为。
五、提高安全意识,防范盗抢风险。
六、注意饮食卫生,确保饮食安全。
七、文明有礼出游,合理合法维权。 吃住行游购娱尽在咸宁旅游资讯网——香城泉都,温馨咸宁欢迎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