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 文 / 兰桂腾芳 “美丽乡村”是一个新名词,很时髦,很新潮。似乎与“新农村”相互同义。其实,也不尽然。美丽乡村应该是新农村的样板或典范。建设美丽乡村也就是建设新农村的样品。美丽乡村也应该是新农村的升级版。美丽乡村的档次和品位应该比普遍的新农村要高。建设美丽乡村就是建设新农村的精品。 乡村振兴战略其实质就是要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高潮。所谓建设新农村就是让农村旧貌换新颜。就是让农业辉煌腾飞。就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乡村振兴是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是实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全面小康的梦想,重心在农村,重点在农民。神州大地,幅员辽阔。农村面积占据大部分国土。农村居民占据大部分人口。首先,大部分的国土和人口梦圆小康。其后,才能言之实现全面小康。 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方针取得了举世震惊的胜利。东方睡狮猛然苏醒,东方雄狮叱咤风云。中华儿女挺起腰杆子站起来了。华夏民族巍峨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改革开放以先农村后城市的战略决策也同样取得了可喜可贺的进步。国民经济指标明显上升,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发家致富掀起热潮,土豪巨贾渐露头角。 实现小康以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也同样取得了重大进展。胜利在招手,曙光在前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到了决战时刻。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崎岖的。励精图治,砥砺奋进,让美梦成真。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不仅仅适合社会主义的中国。更适用于整个地球村。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粮食人类拿什么喂饱肚子。没有农业粮食从哪里来?人类要发展社会,必须先生存下来。否则,何谈发展?毋容置疑,农村,农业。农民乃国计民生之基础。 农业凋零,农村荒凉,农民进城。是当前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蛮荒的农田,萧条的村庄,年迈的农夫,岂能与小康社会是相提并论的。更谈不上全面小康。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心是乡村繁荣,农民富裕,农业兴旺。现实与初心的反差令人警醒。实现与目标的落差,更令人激昂。我国农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解决“三农”问题刻不容缓。 国土面积达世界第三的发展中的农业国家向发达的西方工业强国进口巨大批量的粮食。滑天下之大稽。农业强,才国强。粮食富,才国富。没有粮食,没有农业。说民族昌盛,讲国家富强,只能是空口谈白话而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国家崛起,民族振兴,务必以粮为纲大办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粮食是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 大办农业,其实质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顾名思义就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掀向高潮。广阔的农村旧貌变新颜是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基础。实现农村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实现全面小康不是中华民族的终极目标,而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基础。实现现代化,才是国家兴旺,民族强盛的标志。 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任务,是改善国计民生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