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102|回复: 3

[鄂东崛起] 2020年黄冈将完成交通项目投资220亿元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1-10 18:5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网
1小时前

220亿元投资中,预计铁路80亿元、高速公路60亿元、普通公路70亿元、港航码头9亿元、站场物流建设1亿元,比2019年投资增长10%,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该市重点交通项目包括3类:重点推进燕矶长江大桥、沪蓉高速红安连接线、武英高速石桥铺互通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黄冈至黄梅高铁、合安九铁路黄梅段、麻竹延长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江北铁路、武穴长江大桥、棋盘洲长江大桥、蕲太高速西段、麻竹高速红安段、沪蓉高速龟峰山支线2020年底建成通车。

2019年,该市完成交通投资200亿元。全年共争取部省补助资金29.41亿元,同比增长11%;危桥改造计划由原定100座争取到478座,争取资金4.4亿元 ;争取四好农村路资金3.2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1-10 18:5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宜居乡村更有生命力

海外网
9小时前
乡村振兴要补短板,但也不能简单套用“模板”,不能追求乡村和城市一个样,而是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好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

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开弦弓村采访,村里的两处细节印象深刻:一是每户人家房前屋后都留有一小块菜地,供自家种菜;一是新村建设不搞“一刀切”,有的废弃老屋也没拆,而是被统一规划、修缮一新,改成了文化礼堂。漫步在村里的小巷,处处能感受到自然淳朴的乡村气息。

按说苏南地区是工业化城镇化起步较早的地方,这里寸土寸金,这些土地搞开发岂不是效益更大?村干部直言,不管经济多发达,村里人住得宜居才是硬道理。正因为守住这个原则,这些年村里不搞大拆大建,留住乡村味道,成了周边游客纷至沓来的乡村旅游点。

现实中,这样的坚守不容易。时下特色小镇建设很热,有的地方把村庄当景区来谋篇布局,一味模仿复制,民俗文化街灯笼高挂,清一色的仿古建筑,出现“千村一面”,不仅没能发展起旅游业,反而挤占了村民的生产生活资源;有的简单套用城市思维,村里的楼房越建越高,村民种地不方便、买菜不方便,幸福感、获得感没能跟着上去。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乡村,如何让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这是一个新课题。一个科学严谨的规划,可以规避村庄发展误区。乡村规划要着眼补短板,但也不能简单套用“模板”,不能追求乡村和城市一个样,而是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比如村里发展什么产业、建什么风格,必须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有好的生活环境,有稳当的饭碗,这样建成的乡村才会更宜居。

乡村的魅力在自然。各地农村千差万别,千百年来形成的村落空间,有其独特的风格。建设美丽乡村要千姿百态,尤其要尊重农民意愿,努力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一位乡村设计师曾讲述她的经历,每参与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她都要入住村落,亲自感受日升月落,聆听风吹鸟啼,改造方案从普通村民的视角出发,从实际出发,多听听农民意见,重视居住者的诉求,把规划做实做细。

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生长的家园。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要让乡村有人气、有文化、有温度。在湖北秭归天池垭村易地搬迁点,有关部门专门绘制了村民过去生活场景,美了新村,更慰藉了搬迁后村民的乡愁,让更多“身边最美”造福桑梓、守望邻里。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欣欣向荣的田园风光人人向往。科学规划,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郁静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10日 18 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1-11 19:25: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麻城将进行三环线建设


麻城观察者
大鱼号
6小时前
关注
任何合理的城市规划必然是区域规划。
——刘易斯·芒福德

环线,是现代大城市城市规模的体现和见证。如今在大城市生活工作的人们,对于城市的环线应该不为陌生。城市规模越大、发展越快,城市的环线就越多。北京已经有了7环,成都正在建设6环,武汉的6环线也正在路上了……


树越大,年轮也就越多,城市的发展亦是如此。早在上世纪80年代,武汉就开始有了环线的发展概念和布局规划。武汉从“中国最大的县城”发展到如今的“中部六省最大城市”,城市环线,是一个最为直接的见证。在武汉的最新规划中,武汉已经在筹划建设武汉六环了,先不谈何时发展,最起码先把框架定下来。武汉城市圈是中国最为庞大的城市体系,武汉六环也是将武汉城市圈成员紧密团结来的关键一招,可以极大增强对武汉城市圈的归属感和认可度。纵观武汉的六环线,麻城刚好处在武汉六环线上,区位优势显而易见。




麻城,武汉六环线上的璀璨明珠,武汉城市圈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反观武汉这些年发展,武汉最大的优势就是交通区位优势,由于这个优势,武汉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来这里上学、就业、居住,因为是交通枢纽中心,才促成了科技教育中心。而和武汉一样,麻城最大的优势,也是交通区位优势,武汉代表了中国城市交通的巅峰水平,麻城,也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县级城市交通的顶尖水平。交通最好的大城市和县级市都在一个圈里,麻城必须要有作为、有担当,做武汉城市圈第二大交通枢纽中心城市!



武汉六环固然美好,麻城三环更令人期待。随着近些年麻城的强势崛起,国家赋予了麻城“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得到这种定位的城市,唯独只有麻城是县级市,其它的都是地级市。我们不难发现,国家把麻城同地级市同等规划定位,也从侧面证明了麻城这个城市在国家心中的分量。当然,麻城也是不负众望,开始提出了环线建设,即麻城即将出现三个环线,麻城三环问世。麻城三环线,内环线全程66公里,中环线全程175公里,外环线全程286公里,建成后,麻城将成为四通八达、辐射整个大别山地区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县级市谋划环线建设,麻城还是绝无仅有的。早在30多年前,麻城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县,麻城的城区面积还不到3平方公里,人口还没有4万人,很多外地人把麻城叫做“麻家大塆”,戏称麻城为“麻村”。如今,麻城城区面积已经将近4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更是高达30万之众。湖北省的一些地级市,恩施也好、咸宁也好,城市规模也和麻城差不多,不久,它们的城市规模或将被麻城所超越。即使是黄冈地区的黄州,它的城市规模也远不及麻城未来6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气壮山河。没有地级市的头衔,却可以超越地级市,这是一种非凡的勇气和气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