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种大田作物、水果、蔬菜,都避免不了它的迫害-土传病害!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侵染病原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线虫等。常见的土传病害有:辣椒、茄子、黄瓜猝倒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枯(黄)萎病,番茄、辣椒的青枯病,大白菜软腐病、油菜、莴苣的菌核病,小麦全蚀病、棉花立枯病、红腐病、黄萎病及线虫等。 
一、土传病害的发生的三大原因 1.连作 是病土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主要原因由于连续种植一类作物,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形成病土,年年发病。如茄科蔬菜连作,疫病、枯萎病等发生严重;西瓜连作,枯萎病发生严重;姜连作,可导致严重的姜瘟;草莓连作2年以上则死苗30%~50%。 2.施肥不当 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生长,从而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自1993年我国棉花黄萎病大爆发以来,几乎连年大发生,与棉田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中有机物质大量减少有关。 3.线虫侵害 土壤线虫与病害有密切关系。土壤线虫可造成植物根系的伤口,有利病菌侵染而使病害加重,往往线虫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如棉花枯萎病与土壤线虫密不可分。 二、如何避免或者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主要有以下6点措施: 1、轮作倒茬种植 该办法是防治土传病害比较经济又有效的一种措施,在种植过程中,注意作物与作物之间的轮作,避免某些病菌长时间的在土壤中生存繁殖,达到预防的目的。 2、合理施肥 不论是种植哪种作物,在肥料的施用上,要遵循两点,一是不要过量,二是不要偏施某一种元素,氮、磷、钾大量元素和其他的中微量元素,综合补充,既减轻了病害,又增加了产量,有测量条件的更好,根据田间的营养比例合理施肥。 3、农药使用 农药使用切勿常年过量,比如,在实际打药过程中,一些药剂对于某些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越来越低,而有些农户为了达到防治的效果,开始加量使用,有些能增加2倍以上,当时看着起到了效果,但是对于土壤的危害是加大的。 4、增施有机肥 对于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增施有机肥,能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破坏病菌的生存空间,以此来减轻病害的发生,不过要注意,增施有机肥时,要已腐熟,如果是未腐熟的有机肥或者购买的劣质有机肥,不仅不能减轻土传病害,还有增加的趋势。 5、土壤调理剂 土壤调理剂的主要作用就是修复土壤,改善土壤的质量。 6、作物品种 种植作物前,建议购买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在同等条件下,会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但是,该办法治标不治本,从长远的角度分析,还是以上面5点为主。 减少土传病害,深耕土地,植物轮作,合理施肥,作物品种等,向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发展,才能带来更多持续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