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酒店的“守护者” 2月8日,县人社局接到通知,负责水立方酒店隔离点包保防控工作。张力锋临危受命,担任隔离点负责人。 面对紧急的任务,张力锋熬夜制定了《水立方酒店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管理办法》、《水立方酒店隔离点相关单位(人员)工作职责》,第一时间做好了筹备工作。他知道,时间不等人,要确保隔离点能尽快投入使用,接收密切接触者。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张力锋主动要求24小时带班值守,他既当“管理员”,又当“办事员”,还要当“协调员”。 “体温测了没有?” “饭前记得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张力锋每天不断重复嘱咐一起工作的同事,同时,他还制定了《体温检测表》,坚持每天登记监测值守人员的体温,他总是对大家说:“既然我是负责人,所有人的健康我都要负责”。 因为值班的缘故,张力锋一连好多天不能回家,妻子也要参与防疫工作,家里的孩子无人照顾,对此他充满愧疚,但是一想到身上的责任,他的神色又坚定了起来。 最终,经过近20天的努力,35名密切接触者顺利解除隔离。 隔离点工作结束后,张力锋又奔赴社区报到,参与社区封闭卡口值守工作。、 服务保障的“总管家” 2月28日,县防控指挥部要求成立滞留在蕲外地人员服务保障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设在县人社局,张力锋又主动请缨,担任专班办公室主任,从“前线”转战“后方”,做起了服务保障的“总管家”。 专班办公室人手短缺,前期准备工作繁杂,张力锋一连好几天都是“白”+“黑”模式。妻子开玩笑地对他说:“你现在可是‘光杆司令’了,怎么不申请从其他股室抽人过来帮忙?” 他笑着摇了摇头,“党员干部都下沉到社区参与防疫工作去了,每抽调一个人过来,社区防疫就少了一份力量,不能再给社区增加压力了。” 专班建立之后,水立方酒店又被设为外地滞留人员安置点。张力锋一边在安置点带班值守,一边收集和处置各类外地人员的求助信息。 当他听说有三位60多岁来自安徽的老人因疫情受困蕲春,吃住都得不到保障时,他立马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将他们接到安置点。他细心地询问几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当得知一位老人有肠胃炎时,他连忙托人买药。老人们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 事后他又嘱咐工作人员:“几位老人家年纪大了,又有基础性疾病,安排饮食的时候注意要清淡点,还要注意他们每天的身体状况,有问题随时跟我联系。” “只要能帮滞留在蕲的外地人员解决一点实际问题,我忙一点苦一点没关系,想想他们人生地不熟,挺不容易的。”,张力锋说。 从2月28日至今,水立方酒店安置点共接收安置外地人员15名,工作专班共计收到各类求助信息448条,已经全部协调处理完毕。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张力锋面对疫情辗转奔波在疫情防控的“前线”与“后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彰显了人社系统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