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生活消息:“你先去吃早饭吧,这些药我来温……”一大早,程俊玲的身影就出现在方舱志愿者的身边。“赶走”这些一直忙活没顾得上吃饭的“小孩子”,她开始忙碌起来——把自己的药及重症病人的药包温上,然后背起消杀工具,按照之前的分区安排,和其他年轻的志愿者一起,进行病区消毒。
程俊玲是武汉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检查五科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一位大伙公认的“好大姐”。2月25日,她因为干咳去医院检查,核酸检测阳性,被确诊感染为新冠肺炎。所幸病症不重,2月27日,她转进了江夏方舱医院接受治疗。
虽然心中少不了忐忑,但病毒并没有让程俊玲“安静”下来。方舱里一些年轻的轻症病人,见医护人员忙不过来,就自发组建了志愿者队伍。每天早上7点30分,志愿者们就开始帮忙维持秩序,分发早餐,接下来帮忙消毒、打扫卫生。看着这些忙碌在自己病床前的身影,程俊玲趟不住了,主动与病区负责人联系:“我是党员,志愿者算上我一个”!
就这样,程俊玲成为方舱医院内志愿者群中年龄最大的志愿者——这群80、90后志愿者的“老大姐”。
刚进入志愿者队伍,程俊玲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志愿者们缺乏统一调度,各自为政,劳动强度大,对自己的健康恢复不利。“我觉得我们最好制定统一计划,合理安排志愿者,大家各司其职,别打乱仗……”她的提议得到志愿者们的一致赞同,并推举她来进行统筹计划。
“小陈,你把女志愿者组织一下,每天早餐前,提前20分钟到护士站报到,摆好桌子铺好桌布,做分发早餐的准备;小严,你来组织男志愿者,同步去搬运早餐包……”在程俊玲的统筹下,大家各司其职,分发早餐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除了分发早饭,志愿者们还需要帮助医护人员打扫卫生,进行病区消毒。“咱们为大家服务的热情是对的,但是像你这样连自己的药都不按时服用也不行啊!我们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继续为大家服务呢?”看到年轻的志愿者常常忘了喝药,程俊玲忍不住提醒道。“程姐,您说的对,但是忙起来我就顾不上喝药了……”
在了解到志愿者的实际困难后,程俊玲制定了新的工作流程,建议大家吃完早饭,就把自己的药及重症病人的药包温上,在温药包的同时,进行病区消毒,打扫卫生,消毒完就马上喝药。这些举措,让志愿者做事时能统筹兼顾,不仅提高了效率,也照顾了自己。大家拍手称赞:“程姐真是我们的暖心大管家!”
在方舱,心理疏导是重点,志愿者会主动帮忙去疏导病友。一位年事已高的婆婆,既有糖尿病,又有高血压,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医生及其他志愿来来回回劝说了好多次都不见效果。程俊玲再次发挥起了自己的特长,主动请战,每天陪她聊天,为其梳头、按摩,像亲人一样关心她,爱护她。慢慢地,婆婆的心态好了,病也渐渐有了明显好转。
“其实,我们不想让程阿姨太忙碌的,她毕竟是病人……”然而,程俊玲总是想给大家减少工作压力。她一有空就会跑到医生及护士站那儿转转,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江夏方舱医院收治的都是江夏八个乡转过来的病人,好多人都不会说普通话,而方舱医院的医疗团队又是从江苏过来的,对病人所说的方言完全听不懂,以至于病人急红了眼,医护人员还是没搞懂表达的是什么。这样的沟通既影响了病人的治疗,又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于是,她每天又给自己增加了一项工作,当起了免费“翻译官”,有时怕病人扎堆给医生找麻烦,她还跟医护人员说好,让病患先把事情跟她说,她再帮忙去跟医生沟通,这样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效率,又让大家不扎堆找医生,避免了病人沟通不畅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2020年3月7日,妇女节的前一天,江夏方舱医院院长亲自给程俊玲颁发了“志愿者之星”荣誉奖章。
3月8日,江夏方舱医院关舱,程俊玲康复出院,进入集中隔离点隔离。她的同事发来短信:“病毒阻碍团圆,但隔离不了爱。愿春暖花开,山河无恙,我们等你团圆!”(通讯员 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