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八方来,鱼儿游上桌2020-03-16二月二十三晴(星期一) 说到吃鱼,要是不是抗击疫情之时,是一件再平常再普通不过了的事。上街买,要么样的选么样的,由自己挑。可在抗疫期间,我们宅在家里几十天,想到要吃鱼可真的很是一件容易的事。超市大多还没开门就是开了门也不见得有鱼卖,街上见不到有鱼卖,人宅在家里也出不了门。抗击疫情之时,要想把鱼从鱼塘里上到市民的餐桌上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说人家养鱼多则几年少则年把不容易,光是捕鱼在寒冷的水里拉网打捞就很麻烦,还要装车运输送到城市里来,不知要经过多少人的手,也不知还要花多少人力物力。遇到抗击疫情,市民宅家城市封城,捕捞鱼运输鱼更加困难。我们宅在家里,没有经历鱼从鱼塘来到居民家中的过程,但可以想象得到,市民能够吃上鱼,从鱼塘到餐桌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们宅家几十天,上街买过两、三回菜,再是网购、团购过菜,还领到过爱心人士捐赠的菜,再还买到过平价猪肉,家里餐桌上还就是没有见到过鱼。 一直到3月14日,街坊何婆婆看到外面有鱼卖,她帮忙买了一条草鱼,我们才第一次吃到过年以后的新鲜鱼。事情就是这样的,鱼没有的时候长时间见不到吃不到。一有了的时候,它接着又来了。就象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一样,好事成双。第二天,也就是3月15日下午5点多钟,社区志愿者拿着喇叭在门洞门口喊,要住户下楼领取爱心人士捐赠的鱼。按照社区规定要签字和拍照,我们家领到一条大约有3斤来重的胖头鱼。才买了鱼的,又能吃到鱼了,封城、宅家隔离病毒没有隔离关爱,也从没有缺少过关爱。爱心温暖着我们,我们人不孤单,我们的口味也一样不孤单。鱼、肉、青菜,想要什么有什么,想买什么能买到什么,都能满足都能保障供应。我们能够安心宅在家里,生活上不着急不操心,没有政府、没有爱心人士、没有万众一心、没有同舟共济,是万万办不到的。 吃到人家捐赠的鱼,也很想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是谁捐赠的。我们知道粮食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来的不容易,养鱼也一样,从小鱼苗到长大至少一年多则几年,不容易,它是伴着养鱼人的汗水和期盼养大的。我们遇到疫情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有将自己辛辛苦苦养的鱼捐赠出来,让它游到了我们餐桌上。身在疫区,遭受疫情,感受到的温馨和暖心,感谢爱心人士感谢捐赠者。我问志愿者,也很遗憾,他说他也不知道,是社区书记跟外面联系的。看到一车车的物资从四面八方运来,有他们,还有他们,再还有他们……,太多了。“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是为了谁”。我们知道你的爱心你的行动是在给抗击疫情鼓劲,你是在发扬光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武汉抗击疫情几十天,大家宅在家里并不孤独。爱心菜、平价肉、爱心鱼不时地送到居民手中,感受到了全国各地人民的关爱。爱从八方来,鱼儿游上桌,我们一直被爱心温暖着被关怀包裹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