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外孙比较童年2020-03-19二月二十六晴(星期四) 时间无情,一天天离我们而去。弹指一挥间,不知补觉霜发来到头上落了户。已是颐养天年之时,没有别的什么用了,唯一能够发挥的余热就是帮忙带下孩子,享受天伦之乐。我和小外孙相差一甲子。看他的童年,想起自己童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先说玩具。我们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童年的玩没有现在小孩那样丰富多彩,跟他们相比,我们的玩是很贫乏。特别像我们生活在农村,石子、瓦片、泥巴是我们的玩具。我们像这样的不是玩具的玩具也不少,不用花钱随处都可以捡得到。看看小外孙的玩具,他的是用钱买的,比我们那时不用钱随处捡还要,把家里都塞满了。各种积木大大小小几袋子,有搭房子的积木,有玩轨道滚珠的积木,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积木。玩具小汽车几十个,有用手滚动的,也有上发条动的,还有遥控电动的。还有不少其他的玩具,说出来都的花一定的时间。玩具智能化,越来越高级。六十年时光,变化翻天覆地,我们与他们的童年是无法相比的。 再看教育。现在的小孩与我们当初相比就是不一样。不过,也跟他们现在生活的优越条件不无关系。家里的玩具多得放不下,幼儿早教的书开发智力的书一本一本地买回家里。陪着孩子,有人一起背古诗,有人一起走智力迷宫,有人一起将故事。孩子是家里的中心,几个大人专门围着一个小宝贝转。光家里人教孩子还不说,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就舍得投入舍得花钱,几乎所有的孩子就在开始上什么绘画班、英语班、舞蹈班等等。我家小宝参加了英语班,还有搭积木的叫做机器人班,还有一个专门双休日上的捏橡皮泥的美术班。生活在现代的孩子,被爱包围着不说,在他们的身上,家长更是寄予了巨大的期望。 抗疫宅在家里,主要是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有时小外孙过来了,找着要跟我玩,也陪他数数玩。小孩子刚过完5岁的生日,他数数从一能数到好几百个数字。如今小孩子真聪明,不得不叫我们这些做长辈伸出大拇指点赞。看到5岁孩子数数,我也想起了自己上学报名的往事。 记得我小时候,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突然,我母亲对我说,你已经七岁,要上学了。母亲带我到离家二里路位于公社的一所公办小学报名,被告知不收我们,要我们到另外一所民办小学去读。我母亲虽然没有上过学,扁担横下来不认识是个“一”字,但她知道公办学校的教学要比民办小学好。她就去找在学校教书的表侄(母亲姨妈的孙子),不知他帮到了忙没有,人家说报名可以,但要求能够数上1——100的数字才行。那个年代的孩子,家里哪有人管呀?平时没有数过数字,就是那时母亲教了一下,就数了几十个就不会了,加过公办学校上学没有上成,值得到民办学校去。 我在这个民办学校读了半年。湾子里一位伯伯,解放前是私孰先生,当时年纪已大了,做不了体力活,就想干老本行教书挣点公分。我们几个人又被他弄回湾子里读书。又只上了不到半年吧,他听到要搞“四清运动”的风声,自己解放前当过短时间的联保主任,家里又是富农成分,自己知道搞不长了,还不如早点不干了。折腾了一年的时间,又把我们送到了公办学校再从一年级读起。上世纪六十年代,虽是乡镇公办学校,土坯屋子光线还不是很好,连桌椅板凳都没有,是学生自己从家里带去的。 到时,外孙上学跟我那时肯定无法相比。大家有目共睹,不说了……。 我们小的那个时候,大人忙大人的去了,没有时间没有经历管小孩。所以才有遇到报名要数数时,只好临时抱佛脚地教。跟现在一堆大人围着孩子转,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就开始上这班上那班地早投入、早教育,怕输在起跑线上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们童年那时是新中国的建设初期,还是艰苦奋斗之时。现在国家强大了,无法与现在孩子们的童年相比。几代人的奋斗,正是为了他们能够过上幸福生活。比比童年,就应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看到他们幸福生活的童年,我们也为孩子们高兴。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为未来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