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早点回顾2020-03-21晴转阴、阵雨二月二十八(星期六) 民以食为天。抗疫宅在家里,没有了别的事情,吃饭就成了天上天了。说到吃饭,我对我们抗疫宅家几十天以来的早点,作了一个简单地回顾。 早点就是早餐,在我们家乡叫吃早饭。来到城里后,又把它叫过早。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对一天来说很重要,是一天的开始。我不知包不包括吃早餐之事,估计应该是包括的。提到要吃好早餐,自然是因为吃得好身体好抵抗力才能强的缘故。我个人也认为,有了强壮的身体,对抵抗疾病多多少少是能起到一点作用。 再说我家的早餐,之前早晨煮个稀饭就很复杂。完全不像过去就用米和水两样,只为填饱肚子。现在要加小米、黑米、薏仁米、莲子米、红豆、红薯等等。煮个稀饭七八上十种原料,不单是在吃稀饭,更是在讲究吃营养、吃出健康来。重视早餐,一点都不马虎。 早前,看报纸的时候,对保健养身方面还有点感兴趣。我看的是哪一张报纸,看的是一篇什么文章,是什么时候看的,都不记得了。但三句话,十二个字:“早要吃好,午要吃饱,晚要吃少”,却被我记住了。不敢说是牢牢记住了,反正至今一直都没有忘记。 早要吃好,我知识浅薄,讲不出个道道来。不清楚不知道也不要紧,有了网络方便,没有查找不到的资料。我查到一位营养研究方面的专家,说出了早餐与健康有关的几个隐患:“血糖过低时开车危险、不吃早餐老得快、吃好早餐不易发胖。”找到了根据,我知道了也记住了早餐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自己要善待好自己,注意保重身体,早餐不可小觑。 我们生活在疫区,新冠肺炎传播迅速厉害,有一个好的强健的身体,早要吃好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吃得好身体好,能够抵抗病毒尤其重要。之前,在外面过早很方便,街头早点品种多,可口的营养的有地方特色的有传统的小吃要什么有什么,想吃什么买什么。如今,大家都宅在家里,食材不是很齐全,自己在家做起来有难度也很麻烦,要想做到早要吃好不容易。 我们家里,尽管是不容易,为了家里人的早点吃好吃饱,还是在尽力而为之。宅在家里几十天,吃的老是老三样肯定不行。要想早餐吃得好,就要花样变的多,才能使口味不厌。这就跟长时间宅在家里想着要外出转转一样,长时间吃一样东西就想着要换换口味。回顾我家抗疫期间的早餐,还算不错的。不同品种不同味道轮番上阵,每天吃的不一样有变化。比如:昨天米粉,今天面条,明天就是烫粑粑。同是面条,把它做出不同的吃法和不同的味道。清汤面、哨子面、热干面、炒面等,虽不能跟外面的相比,这是自己做的自己的口味,吃起来一样的可口。再说面粉,也一样作出了多种样式的粑粑来:软粑粑(油粑)、千层饼、卷粑粑(面片把炒好的馅卷好炕熟),粑粑花样变多,吃起来感觉不一样。面条吃过,粑粑吃过,还有时吃豆皮、吃稀饭、吃饺子、红苕面窝等。我说到的这些,都是我家这些时过早吃过的。它们轮番一个来回,也得两个星期得时间。 抗疫宅在家里,我们委屈了腿脚,不能到公园里去走走;我们委屈了眼睛,不能到公园去看看盛开的鲜花。抗疫宅在家里,早点还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没有委屈嘴巴,没有委屈肚子。同是面条,清汤面、哨子面、热干面、炒面,吃出了不同味道;同是面粉,软粑粑、千层饼、卷粑粑,吃出了不同的花样。 关于抗疫宅在家里过早,我感慨很深。辛劳付出,做出可口早餐,是为了强身健体,也是为了抵抗瘟疫。我想了几句顺口溜:“抗冠日日门不出,过早餐餐样无复。设法给口增食欲,只为强身抵瘟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