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天门西部边缘的人民,不知你们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好不容易可以坐高铁回家了,可是高铁站却离家八九十公里,包个车吧,要小两百;要家人去接吧,往返至少3个小时;坐公交车,辗转几趟车,花费也不少。
马上,这样的日子即将一去不复返了,为什么呢?因为张港汉江大桥即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看到了网友们刚刚发的张港汉江大桥(潜江汉江大桥)的施工照片,现场如火如荼,通车指日可待。
先看这个桥的位置,从蒋湖方向过来一直往南走,上了汉江大堤左转500米左右,就到了桥下了,就在张港汉江渡口下游600米的样子。
为什么要建这个桥?一个原因是这一段汉江没有过江通道,千百年来,人们只能依靠渡船过江,既没效率,又不安全。上游的沙洋汉江大桥和下游的岳口汉江大桥相距70公里左右,远远满足不了附近沿江人民的过江需求。
建了这座桥有什么好处?站在一个我这个拖市农民的视角,至少有这几个方面: 一是拖市、张港、蒋湖等天西地区农民进城更方便了。这些地区离天门城区30多公里,大桥建好后,张港离潜江城区不到20公里了,开车十几分钟就能到,潜江也在电动车的射程范围了。
二是外出务工和返乡会更加便捷,也多了一个选择。不用再绕到80余公里去天门南站坐火车,潜江站更近更方便。
三是地区农产品销售会物流更方便。以张港花椰菜为例,其2013年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远销武汉、广州等多个大城市,汉江大桥建成后,大货车直接过桥上沪渝高速,通达四方,更加方便。
四是促进张港、拖市等地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受制于交通方面的限制,天西张港、拖市等地发展速度明显不如从前。古代,水路交通发达的时候,张港镇是“十里帆樯依市立 ,万家灯火彻夜明”,曾经是方圆几十里的货物集散地和重要的经济中心。现在交通这块瓶颈已经打通,发展短板已经补上,经济重新腾飞值得期待。
五是建桥的过程本身就是拉动GDP的手段。一方面,作为省里的重点项目,历时数年,投资数亿,拉动GDP作用大;另一方面,建设公司就近招工,能帮助周围农民工增加收入。
六是优化省内路网。潜江东接仙桃,南临监利,西达荆州,但背面是汉江天然屏障,阻碍了北向发展,汉江大桥通车后,潜江向北直达京山、钟祥,为潜江的发展能够打开一条新的通路。同时,汉江大桥北面的县道005将升级为省道S247,优化了省内的南北纵向交通。
现在工程进展如何?复工了吗?
近距离拍了一一张主桥墩施工图,上面焊光四射,机器轰鸣,已经复工了。
远距离也拍了几张,下面这张是潜江一侧的情况。 下面这张是张港汉江渡口的渡船,正在运送人员和车辆,可能不久就会退出历史舞台。 施工方管理还比较规范,物料堆放整齐,安保严格,不能再靠近了。 希望施工方能够像标语上说的这样,用责任心把工程做好,做成良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