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4-27 09:05: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价格透明享受线上同等服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网上零售额达到38773亿元,增长速度达33.3%。其中,网上销售家电的占比也在逐渐增加。就在这一年,家电专卖店明显感受到网络的冲击。刘江记得,消费者进店挑选商品时,很多人会打开手机比价。“不过由于当时电商平台没有完全下沉到乡镇,村、镇消费者也习惯于购买摸得着的商品,专卖店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这种网购的趋势是不可避免了。”
张国新从家电销售做起,在这个行业里待了20多年。同样是在这几年,他敏锐地嗅到了市场的变化。“电商的物流、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售后服务也比实体店更加完善,传统家电零售市场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真正让刘江下定决心拥抱电商的,还是自己屡次碰到的“进货价格”问题。2015年11月,刘江从高安一家代理商手中采购了价值50多万元的货品,准备销售时,才发现比同行的进货价高了10%。“我去找代理商沟通,他说自己的成本也很高。无奈之下,这个损失只能自己吞下。”
还有一次,刘江以每台1200元的成本采购了几台热水器后,偶然从代理商的账本上看到对方的成本只要650元。“太吃亏了,一般代理商赚5个点是正常行情,像这样虚高的代理利润,根本不正常。”刘江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传统渠道价格不透明,省、市、县等层层代理商都在吞噬着终端门店的利润。
2016年,刘江看到高安市第一家京东家电专卖店在邻镇开业,便立即前去考察。“他们的成本真的很低,有的产品销售价比我的进货价还便宜,而且品牌数量更齐全。”
同年3月,刘江主动联系京东家电,重新选址,开了现在这家专卖店。“进货成本方面,京东采用统一的价格,不用门店压货,从而实现勤进快销。在此基础上,门店可以更大胆地摆放更多样品,现在我们的产品数量有100多种。”
货全更好卖。同年,刘江的门店销量每个月都实现了增长,利润同比上涨30%。而在2019年6月加盟京东的张国新,也只用了半年多时间就做到了300多万元的销售额。
更让刘江和张国新放心的,是店里的产品都能保证是当下最新款或近期出厂的,且享受京东线上同等的售后服务。“让我们向消费者推荐时更有底气。”
引流帮扶平台“赋能”抵御冲击
李女士是刘江的一名潜在客户,正在挑选空调的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在手机上浏览时,看到产品页面写着附近有一家门店,所以特意过来看看。“这种方式挺好,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自己想买的东西。”
“线上强调流量,线下同样需要流量,这种引流,就是传统门店无法做到的。”拿起手机,刘江点开京东APP中李女士挑选的同款空调,把页面往下滑,就能看到“附近门店”一栏中显示京东家电专卖店八景店的详细地址。“顾客每一次浏览,就是门店的一次推广,这对我们提高知晓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京东家电专卖店项目江西区域运营负责人周黎明介绍,显示地址只是京东为线下专卖店“赋能”的一种方式。他说,每家合作门店都可以接受来自京东和厂商的免费培训。近期,京东还给每家门店免费开通了直播权限,指导他们进行微信社区营销,通过拍卖、认筹等措施增加客户黏性。
对此,刘江告诉记者,他经常会在微信群中推出特价商品拍卖,让大家一起抢购。“今年3月,我拿了一台市场价值699元的某品牌全直流落地扇放在群里拍卖,起拍价59元,引来了50多人的报价,最终以269元卖出。尽管不赚钱,但这是一种很好的互联网营销思维。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抵御冲击。”
江西省家电协会秘书长徐平认为,电商平台下沉与传统门店融合,是一种市场必然趋势。现在随着互联网销售渠道和模式的改变,线上线下同步可以降低门店经营成本,消费者购买时也更加直观。“在售后方面,传统门店很难做到电商所承诺的服务,所以将线上的售后政策搬到门店中,消费者是最大的受益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