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
下士

- 积分
- 19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重温经典的魅力
一一浅谈李泽厚《美的历程》
文/刘源望
在我有限的阅读史中,有一本书成为我一生的枕边书,那就是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这本书分为十章:从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为什么这本书会成为我一生的枕边书呢?
因为人类探索美的历程是从来沒有止境也没有间断过,是一种持续的现代性阐明,是指向未来的。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也是人类永远渴求光明、正义、理性、爱、怜悯、慈悲、善等等的伟大实践和伟大梦想。
李泽厚先生是大哲学家,是治学的楷模。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在研究中国思想史时,同时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史,还摸索了一套独特的自学法,以此练就了西方哲学的基本功。“他说,我看哲学史,同时看几本,读柏拉图,就同时看韦伯的、梯利的、朗格的,还有罗素的,看谁讲得最好。读亚里斯多德也如此,西方哲学史就这样学下来了。”
李泽厚先生还说,康德和黑格尔对他影响最大。“他们两人给的不是论断,而是智慧;不是观点,而是眼界;不是知识,而是能力。”当年,他对西方哲学的原典,比如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等都是下了一番“笨功夫”的。
我认为《美的历程》不仅仅是中国的一部美学史,更是一本中国的审美趣味史。这本书,在我一生的读书生涯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是真正能够拔动我心弦的好书。
易中天先生曾经说:“《美的历程》带给他的震撼,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且能做到该细密处细密,该留连处留连,丝丝入扣,顺理成章,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而不能为!”
《美的历程》让年轻人看到了“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讲哲学,可以不套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的既定框架;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帽子,而完全可以从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发。冯友兰先生称赞此书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精练浓缩的概括,“一部死的历史,被讲活了”。
在世界读书日,我把这本《美的历程》经典隆重地推荐给年轻的朋友,就正如李泽厚先生当年读黑格尔和康德一样:“读李泽厚给予我的不是论断,而是智慧;不是观点,而是眼界;不是知识,而是能力。”
读《美的历程》这样的经典,不仅会是简明扼要地理解我们辉煌的中华文明史,也是熟悉了我们璀璨的中华艺术史和美学史,可以更好地煅造我们审美和思想的能力,更是对年轻人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和生命的涵养,保持一种鲜活的生命激情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正能量,修身、立德、建功、立业大有裨益,激励和鞭策青年朋友们,更好地为我们创造新时代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