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217|回复: 1

[鄂东崛起] 探访国内最大截面铁路斜拉桥:黄黄高铁建设打响“关键之役”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4-26 14:2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浪新闻.荆楚网
6小时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通讯员 夏彬

黄州市郊,巴河之上。一个个桥墩如钢铁巨人,拔地而起、颇为壮观。4月2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黄黄高铁巴河特大桥项目工地,探访这一国内最大截面铁路斜拉桥建设进展。

“关键之役”打响了

“巴河特大桥是黄黄高铁控制性工程,眼下正进行大桥施工的关键——连续梁浇筑施工。”站在临时栈桥上,中铁十六局黄黄高铁一标段项目经理部党工委书记陈殿杭向记者介绍,这段700米的现场浇筑施工,是整个黄黄高铁建设的关键。

黄冈至黄梅高铁,简称黄黄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全长125公里,北起武冈城际黄冈东站,向东南途经浠水、蕲春、武穴、黄梅,接入在建的安九高铁黄梅东站。其中,巴河特大桥总投资2.1亿元,2019年初开工建设,目前初步完成地面工程和桥墩建设。

3月17日,巴河特大桥成为黄冈首批复工的重点项目。人员隔离、核酸检测,还采购一个半月的物资,项目部做足防疫准备,并在现场开辟物料场,准备一开工就大干。

日夜轮班赶进度

“我们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呀,连日阴雨对施工进度还是有影响。”眼看气温日渐升高,项目部一分部党工委书记盛磊说,“汛期将至,加上高温高湿天气,后续现场施工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必须抓紧时机千方百计往前赶!”

“140名施工人员,全部上岗、日夜轮班,各个作业面都有人。”张志永是项目部一分部副经理,管理现场生产,他对作业情况了如指掌。

站在22号主桥墩旁,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远远望去,视野所及的几十个桥墩,上上下下,各色“安全帽”戴着口罩、跃动其间,钢筋水泥间焊花飞溅。

桥墩之上,工人在30多米高处作业。安全是天大的事,项目部在工地附近建起安全课堂,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安全培训,涉及安全的所有员工应学尽学。

争取今年底合龙

今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至“十四五”时期,确保黄冈至黄梅高铁如期建成。

“按计划,大桥将力争年底合龙,为2021年底黄黄铁路全线通车打下基础。”陈殿杭说,大桥最大主跨达200米,受位置环境影响,设计采用现场挂篮浇筑方案。和“搭积木”建桥不同,现场施工对天气、安全、材料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现场挂篮施工将分别从各桥墩两边向中间推进,直至合龙,为提高施工效率,我们采用了新技术新装备,尽量缩短工期、保证质量。”张志永说。

黄黄高铁建成通车,对完善长江经济带铁路网布局、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辐射带动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届时,武汉到黄冈仅需15分钟。黄冈的经济重镇——蕲春、黄梅、武穴、浠水四县(市)将填补没有高铁的空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4-26 14:49: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转型之路 促升级发展 --麻城强力推进地标优品工程建设

中国发展网
2小时前
中国发展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先后举办3次大型直播带货活动,10多款地标优品先后亮相,截至昨日,订单成交量超1000万元,‘带货’效果明显。”4月24日,麻城市商务局局长熊林波说。

近年来,麻城市围绕在思路、产业、业态、市场等方面的转型发展,积极推进消费扶贫和地标优品工程建设。

在思路方面,注重线下向线上转型。该市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实施地标优品工程和发展电商,鼓励农产品龙头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发有核心竞争力的线上产品,鼓励贫困户开网店、当网红、卖网货。在市区建设2000余平方米的地标优品体验馆,在郊区建网红直播间、创新创业园和云仓基地。还具体安排3名市领导负责地标优品和消费扶贫。

在产业方面,注重单一农业向三产融合转型。融合发展线上经济,学会卖图片、卖故事、卖品牌,打造“菊花 +”。深入挖掘菊花文化,推出菊花一首歌、一台戏、一本书、一条线,举办菊花文化旅游节,打造“菊花+文旅”。谋划菊花大健康产业板块,推进国家级三产融合示范园创建,建设菊花文化小镇和菊花美丽乡村,打造“菊花+大健康”。突出菊花“药食同源”,推出菜品丰富、种类多样、健康养生的“福菊宴”,争创“中国菊花宴之乡”,打造“菊花+美食”。加强福白菊药理研究和成果转化,通过同仁堂、九州通等知名药企,将福白菊纳入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药方,打造“菊花+抗疫”。

在业态方面,注重单一线下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积极推进黄冈扶贫馆·麻城馆建设,按照应进尽进原则,鼓励企业上线地标优品;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大型电商平台对接,共建麻城馆。疫情发生以来,开放麻城信息网、百事卖等本地10家电商平台,累计接收订单10万余单,销售额超过800万元。开办“掌上农校”加强培训,指导农户将老米酒蒸馏提纯成白酒,解决老米酒滞销问题;指导农户开展油茶林低改,解决油茶林无人管、不会管的问题。

在市场方面,注重盲目投放向精准投放转型。运用大数据,摸清麻城人在外分布情况,在武汉、广州、深圳等在外麻城人聚集地,设立麻城地标优品专柜、福菊堂、鱼面馆和油茶体验馆等,发展老乡经济。积极发挥商会纽带作用,招引一批优质地标优品加工企业,推广宣传麻城优质产品。发挥疫情期间组建的“买菜群”“服务群”作用,推动微信群与本地电商平台有效对接,发展朋友圈经济,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举办抖音、网络直播带货活动,发展“粉丝”经济,中燃集团与该市签下700万元的订单,明钼科技半小时销售总额近200万元,菊花眼罩单品创下131万元的麻城地标优品销售新业绩。(廖亮 万永庄 刘清晖 朱光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