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155|回复: 18

[历史之书] 我的小学

[复制链接]
来自
海南
精华
9

45

主题

2067

帖子

221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19

IP属地:海南省海口市

发表于 海南省海口市 2020-4-28 10: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小学
严伍台村东通往黄家咀的那条土路上,走着两个小男孩,那是我和地儿。我们的上半截身子一样长,只不过有一个的腿要短一些,另一个要稍长一些。这就造成了一高一矮很可以分辨的对象。高的那个生得是近似长圆形的脸,眼睛倒很大,眉不是特别的浓,鼻高,最为鲜明的是两只耳,耳廓大而肥长,尤其耳垂过长,头发特别的黑,有些微微地卷。这在严伍台是少见的。矮的那个也是长圆的脸,眼要小些,很大的不同是,头发不够齐整,长过瘌痢的地方,亮出几块牙膏色的头皮。
高的是我。
我们欢快地走在这乡村的路上。
路边的棉花很高了,肥大的叶子在秋阳下亮得油油的。些许的棉桃比鸡蛋还要大了,里面的内容开始撑破那个硬的壳,要跳出来看一看太阳。这是完全合理的。花儿仍还往常一样地开放,与牵牛花有些相仿,也还好看。田沟里长出一种野的瓜,它的藤蔓在棉的根部横冲直撞,虽是阳光不多,也不妨碍它照样地两性相悦并结出小瓜蛋来,虽只有西红柿那么大小,其诱惑力对于我们,仍然显现出下面那个场面。
我蹲下来,朝田沟一看。
“吴某地,那儿有。”
“给我一个。”
“好的,你把书包拿好。”
我把书包给了他。这书包其实是个布袋子,洗过了补过了。那是哥哥用过的,有些故事了。母亲是个很会持家的女人,总把孩子们的东西收得等待以后还可以再用。
吴某地接下书包,蹲在路边看着我如何接近那枝瓜蔓。我接近瓜蔓,就直把那瓜蔓拖出来。
“有三个,我两个,你一个。”
“一人一半!”
“是我拉的!”
“我帮你拿书包了。”
“那又怎样?”
“那就来!”
来就是打一架。
我赶快脱了下布衫子。那衫子太老了,经不住两个孩子的拉扯。我也怕,衫子破了,光着膀子会不会上不了学?
“常山赵子龙来了!”
“岳飞来了!”
我想抓对方的头发,但吴某地是癞痢头,可抓性很小。对方也来抓我的头发,我的头发很短,也抓不住。母亲为省钱,我常光头一个,两个月不理发,也长不了多少。
我一侧身又揽住吴某地的腰,我个子稍高于对方,用力向对方猛地压去,吴某地倒地。
“这次不算!”吴某地不依。
“算了,给你两个,你赢了好不?”
吴某地才罢手。我们不能打得太久。
我们要去黄家咀小学报名。我去年没报上,今年再不上,我就会被黄某青羞死了。
这小瓜蛋并不好吃,我咬了一口就扔了。
“我叫吴某地,今年8岁。”
“我叫***,今年7岁。”
这次报名一定要会了。我去年就因此没报上名。
面前就是黄咀小学,一个破的庙。
黄咀小学在黄家咀的中间,上湾在它的东面,下湾在它的西面。它的后面是个大土坡,像一座山的样子。前面很大一个平平的场地,场地南端有个很陡的坎,坎下一条路通往杨台、徐马湾。
这庙一共有三间,中间一个厅,两厢是房。厅不大,20平方的样子。房却大,50平方足有。
报名处就在厅里,接待我的老师比我的父亲还老,比祖父又年轻一些。人们叫他徐老师。祖母说他是徐保长。
“去年你来过?”
徐老师认出了我。
这叫我好羞。脸红不红只有老师看得见。
“你叫什么?”
我马上纠正:“该问你叫什么名?”
因为去年是这么问的。
老师们哈哈地笑,其中有个还笑得咳了起来。
我的自尊心受了伤害,心里不免说:你错了还笑?
“对的,你叫什么名?”
“我的大名叫***,小名叫**。”
“今年几岁了?”
“8岁2个月。”
“哦,8岁两个月了。”
“不对。”我纠正老师,“二个月。”
老师和同学们的一种快乐的声音是这座古庙从没有这样昂扬过的,有个女孩子把鼻子的分泌物都溢出在下巴上。
笑过后,老师又问。
“爸爸叫什么?”
去年没这么问过。
我想。我实在想不起父亲叫什么。
“父亲姓什么?”
这在我还是不知道,只好摇头。今年怕是又上不了学了。那个黄某青更有得笑了。我有点想哭,自己太笨了。
吴某地比我聪明,当场就报上名了。
“给他报了吧,他已满8岁了。”
徐老师问身边的一个老师。那老师点点头。那老师姓胡,比父亲年轻。
回来的路上,两个小伙伴都摇头晃脑的。过黑鱼沟时,我想下去抓鱼,吴某地说,回去还要包书。
过谭李坡,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地爬了上去,还站到最高处,一个大的坟头上面,大声哇哇地叫唤。我从来都没有过十分正当的歌曲与歌词,哇哇地叫,在于我就是一支很美妙的乐章了。
今天真开心。我要刻意地在黄某青面前好好表露一番,怎么,我也上学了。
这句话是去年黄某青上学第一天时,我就想说的。
黄某青比我小,但没有小的样子。她从来都不会把两个说成二个,处处都以我的老师自居,一个姐姐的样子。
这让我不服气。
那是去年九月开学第一天。下午,太阳落在了桑树的桠,浑黄的,没有了多大力气,像没有吃饭的人一样萎萎的。天上不那么的蓝,比不得上午蓝了,小鸟也叽叽地叫窝。
昨天,我答不上你叫什么名,我羞得中午都不想吃饭。下午放牛时,肚子咕咕地直叫。放罢牛我一口干了一海碗稀饭。
母亲说“参死江的,学都上不了,就知道海吃!”
这让我好难过。我明白自己,是太笨了。
我来到村头,远远地看着谭李坡,只要那坟头间有人头蛙出来,黄某青他们就放学了。
我还怕他们看出自己是在等他们。我从棉花地里刨出一堆土来,撩开上衣,小鸡鸡就流出水来,把那堆土正好泡过。我和着那泥,直到透了,才开始捏着一头牛。
远远的,谭李坡的坟头上,有人影蛙出来了。黄某青在最前面,接着是姚某喜、严某河等。
“你,又不穿裤子!”
“与你**相干!”
“你不文明!”
我最怕黄某青这么说我。我的脸就热起来。
黄某青还是大度的,额上那个疤红红的,在夕阳下像颗月亮。
“来,我教你读书: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个一字。”
我声音好大:“一会儿一个人字,一会儿一个一字。”
“再来两遍。要会背的。”
两遍很快过去了。
“背给我听。”黄某青像是老师。
“秋天来了,天气不热了。”
“错了。是天气凉了。”
“天气凉了。一个大雁往……。”
黄某青打断了我。“错!一群。”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变成人……”
黄某青一掌打在我的脸上:“错!错!错!真笨!”
她把我甩在身后,异常决绝地走进了严伍台。留下我立在那里不知错在哪里。我也打了自己一巴掌。嗨!真的是雷都寻不着的笨人么?
晚饭后,我跳进白龙沟里洗了澡。除开冬天,我很少在家里洗澡。父亲挑水费力气,母亲烧水费柴火。
天已是没有太阳了,月亮也升起来,星星们也一个一个地跳了出来,门前的枣子树都看不见枣子了。
我换上干净的衣服,找了一条长裤子套上,也穿上了鞋。我要去找黄某青,弄明白:秋天来了,大雁怎么了。
小青的妈妈还未歇息,在自家的屋台上握把子,就是把长长的麦秸折成四十厘米长的一小捆柴火。这样烧起来就省柴火。
“**,你怎么没上学?”
“没报上名。“
“哇,还大小青的呢?”
“小青呢?”
“在做作业。你可别打扰她。”
“妈妈,让他进来。”黄某青在里屋里叫妈妈。
我看见黄某青在她爸爸的书房里写字。等我进去后,她便把课本扔给我:“自己看。”
我接过书,上面有一幅画,好几个鸟儿在天上飞,飞成一个人字。
“读啊。”黄某青命令。
看了看她额上那个疤,那个自己的作品,我读了起来:“秋天来了,天气不热了。”
黄某青笑起来。她笑起来很好看。
我也笑起来。
“知道我笑什么?”
我真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海南
精华
9

45

主题

2067

帖子

221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19

IP属地:海南省海口市

 楼主| 发表于 海南省海口市 2020-4-28 10: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海南
精华
9

45

主题

2067

帖子

221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19

IP属地:海南省海口市

 楼主| 发表于 海南省海口市 2020-4-29 11: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嗨!难怪你妈说你比不得银叔,你真笨死一条牛了。告诉你,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不是一只,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她把排念得很重,“一会儿排成一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个一字。”
  我在心里跟着念。
  “再背。”
  “秋天来了,天气凉了,对不?”
  黄某青点点头。
  “一个,不。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变成人,一会变成一。”
  黄某青摇摇头,有气无力地说:“你,这辈子是种田的命了。你回吧,我要做作业了。”
  我出门时,小青妈妈正准备收工,她那些把子放到屋檐下。“你比我们小青太差了,读书上不了腔的。”
  我未说话。我说什么呢?自己实在太笨啊。
  我回到祖母的房间,很伤心地伏在被子上。我实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笨。
  报过名,我有点小激动,我故意走过黄某青家门前,并把脚踏得很重。
  黄某青看见了我:“哼!一年级!”
  她的妈妈还在屋台上握把子:“**,听说今天又差点没报上名?”
  “谁说的?”我停下来,立刻想到吴某地。
  “连你爸的名都不清楚,还读甚书?”
  “要读,就要读。”
  我仇恨地走开,身后,小青妈妈大笑出了眼泪。
  上学真好。
  早早地起床,我就和姐姐一起上学。走过谭李坡,我还有些怕,姐姐搂着弟弟,大声地唱歌:剐剐剐,剐蝌蚂,三匹芦叶四匹马。上一坎,下一坎,来我的屋里吃早饭。
歌儿唱完,我们已走过了谭李坡,过了黑鱼沟,黄家咀就在眼前了,进了村,走过何某娥家门前,再走过唐某庆家门前一拐弯,学校在望了。
  我的老师就是徐老师,这天我知道了老师的名字,徐名钦。不过,我很长时间把这个钦字念作款字,不知为什么要念作款字。而且还知道,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个一字。
  我笑自己,太简单的几句话,黄某青教了多遍还记不住。
  放学后,我去找过黄某青,要给她背秋天来了,黄某青不听。
  “一年级,一年级,一年级!”
  我也有点火,一年级?明年我也会二年级的。
  上了一年级,我认识了些新的朋友,叫李某原的,李某庆的,黄某娥的,黄某慧的,黄某莲的,等等。
  要好好读书。祖母告诉我,读了书别人才不会说我笨。
  “你不笨的。好好读书,把他们都甩到身后去!”
  “婆婆,甩他们到身后干什么?”
  “他们才会看得起你,你的妈才不会说你雷都寻不到了,才不会说你像银叔了。读了书,不再到这严伍台,到汉口,到北京,做官,儿啊,要做官。”
  我似懂非懂,但祖母的这几句话,让我却记了一辈子。是啊,走出严伍台,母亲想骂我雷都寻不到了的话,我也听不见了。那么,一定要读书,一定要走出严伍台。
  这严伍台有什么好的!
  可读书苦啊。
  那年头读书,很有意思,读完一个年级,要考试一次,叫个升级考试。我读一年级二年级时兴的是百分制,考60分以上才算作及格。我读三年级四年级时,又兴的是五分制,考试3分以上才算及格。考不及格,要留级,连续两个留级,就退学。
  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为初小。小学五年级到六年级为高小。初小升高小要考,考不上的就回家了。高小升初中要考,考不上的就回家了。一点商量都没有。那时学校太少了。我上的黄咀小学,只有一到四年级。两间大教室装四个年级,只好是一年级和三年级一个教室,二年级和四年级一个教室。两个老师一人一个教室,给一年级上完课,再给三年级上,给二年级上完课就要给四年级上。这叫复式班。
  要上高小得到徐北小学去。徐北小学在徐马湾,徐北小学是一到六年级都有,但高小五年级和六年级各只有一个班,即使本校初小的毕业生上高小也都要经过严格地考试。
不过我不怕考,我还有些喜欢考,要没有考,我上不了高小了。上不了高小,也就上不了初中了,上不了初中,也就上不了石油学校了,也就上不了大学了。这中间哪一环都不能出错。不过,小时的我不聪明是公认,我哪里会想得这么远。我只是本能地觉得,好好读书,走出严伍台,很简单的一个想法。
  这个想法虽是简单,但严伍台不让我这么简单。
  每天放学后,我的任务不是学习。
  “跟姐姐挖猪草去。”
  我放下书包,太阳刚好被西厢房遮挡,姐姐已拿好了小铲和篮子。
  姐姐是个小个子,长我四岁,和我一般高,不过姐姐嘴巴会说,一种说法叫伶牙利齿。村里人们叫她金钢器,沾上金钢的人肯定有其厉害之处,姐姐嘴巴厉害。当然,金钢器还有结实之意。这本是严伍台当地的一种食品的名字,用在姐姐身上未必不合适。
  从来不叫姐姐是我会说话之后到姐姐出嫁那一天的一段历史。直到姐姐出嫁那一天,姐夫来领人。我的父母都到刘某发家躲去了,说是女儿出嫁,他们不能见女儿的面的,见了就不好。不知是对女儿不好,还是对父母不好。反正那天是我当家,我当家就不给姐夫开门。我舍不得姐姐。姑妈出面,让我开门,不开门,姐姐如何出嫁。开门后,姐夫领走姐姐时,我要道别,姑妈让我叫姐姐。一向直呼其名的我梗住了,我用了十二分钟才把姐姐两个字叫出来。我自我估记计是十二分钟,并不知道确切的是不是十二分钟。姐姐走了好远我还追了好远。
  姐姐很苦命的。她读书到二年级时,弟弟出生,她便休学带弟弟。等到弟弟大一些再去学校,一年级的好些字她已不识得几个了。好不容易上到四年级,初小读完,她没考上高小,只好回家替父母做家务。母亲很容易打她,因为走了一个我,我上高小了,白天都不在家,母亲的有些气不容易找到出口,姐姐的回来,便有了一个对象。
  虽然打了,但姐姐从来不哭。她只是默默地站起来,挽上竹篮子出门,去弄一筐猪草回来。
  “快点!天快黑了。”
  “作业还未做完。”
  “……”
  “参死江的,作业当饭吃?”母亲在厨房吼了起来。
  我赶紧放下作业,立即挽上另一只竹篮,与姐去了村子后面。从叔祖父旁边的巷子走过时,黄某青还拿个作业本朝我晃了晃:“一年级!”
  吁吁吁!我朝她吐吐舌头。当然不只是吐吐舌头,我心里说:老子总有一天要超过你的。你等着。
  过了巷子,是一段下坡的土路,土路朝前,两边都是不密的树林。秋天了,树林到处都是成熟的气息,桑枣子是早就没的了,桃树连叶子都不多了,没有李子树,只有那棵枸桃子树还立在那里,酸得没几个人去摘的果实还挂在枝丫间,我只好等落霜了才会去找它。严厉的霜把酸味冻怕了,它的味道才好一点。绿的颜色在秋天不是强项,已自躲得很远的,让我总是找不着它。
  可是,猪们喜欢绿色。
  它们的喜欢是实在的有点不对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海南
精华
9

45

主题

2067

帖子

221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19

IP属地:海南省海口市

 楼主| 发表于 海南省海口市 2020-4-30 08: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树上的枝叶是不能采摘的了。水里的咱把草也都由黄变黑了。只有田野才会有点期望。
  我和姐姐来到谭李坡,坡上的野枣子树的刺越发的硬了,树下的野菜三三两两,刚好垫满姐弟俩的篮子的底。
  姐弟又进行战略大转移,来到大坟嘴,这里只有坟头上长着的一种野韭菜,头发一样的细。姐弟就用手捋,太不经捋了。我们又只好来到傅家磅。太阳已落入长湖里,田野开始没有了很多的人。姐姐带着弟弟坐在抽水的机台上,望着下落的太阳,希望那里能长出一篮子野菜。
  然而没有。
  姐姐看看篮子,叹口气:“再过一会,天就黑了。我们就从田里捋些稻穗回去。”
  “老师不是说,不要拿公家的东西吗?”
  “饿不饿?”
  “饿。”
  “饿,就听姐的。”
  当晚回家,母亲看见不满的篮子,额头上的几条青筋又要暴起来。不过当她看到野韭菜下面的金黄,那几条青筋才平息下去。
  一位诗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不喜欢冬天来了,来了就冷呵!
  有太阳的早晨,没雪有霜。那霜也不薄。早晨上学,是没有饭吃的。我的鞋是哥哥给的,前面的大趾头总是跑出来,任我怎么把它缩回去,它也要露头。
  严伍台到黄家咀说的是一里路,如果用米尺来量,至少一千五百米。这并不算远,翻过谭李坡就到了。我要去抢第一名。抢到第一名后,天还没亮,我就伏在桌子上睡觉。
没有太阳的早晨,没霜有雪。那双鞋不能踏雪,我就把鞋掖在腋窝,在禾场上抽一把稻草,缠在脚上,去黄家咀小学抢第一名。
  好在冬天过去,春天也过去。夏天来了。我上学又可以光脚板。我真喜欢夏天。放学后,我就脱个精光,拖牛去放。放牛回来,就在禾场上与吴某地捉小鸡。
  “快去穿裤子。你的胡老师来了!”在禾场上握把子的姐姐喊着。
  可是来不及了,那个海打胡芦已经过来。我只好立在那里,两个巴掌捂着小鸡鸡,“老师好!”
  “好!”胡老师过来,摸着我的头“作业完了没有?”
  “还没哩,放牛刚回来。”姐姐一旁回答。
  “快回去做作业,我去吴某地家看看。”
  胡老师其实很和气。我不明白那些大同学们何以要唱:海打胡芦七个眼,汪的汪,喊的喊。
  我也跟着唱。我想:往后不唱了。老师都没批评自己光屁股哩。
  随着夏天过去,我考试都及格了。我要上二年级了。那个神气的黄某青,却留了级,和我一个班了。她从此就再没有说过“一年级!”而且再也没有和我说过很多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1

173

主题

1288

帖子

173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73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4-30 19: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了, 顶赞.
等待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海南
精华
9

45

主题

2067

帖子

221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19

IP属地:海南省海口市

 楼主| 发表于 海南省海口市 2020-5-3 10: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二年级了。我有些热气腾腾,还有点意气风发。我也高了一些,体内开始有股子气了,什么气,我自然不明白,不过让我很舒服并有种渴望。
       二年级在黄家咀小学上不多久。我们就来到了徐马湾小学。据说这叫食宿。
       那年的徐马湾小学只有六间教室和一个伙房。还有一间大屋子是老师们的住房。
       学校后面有个很大的水坑,成天绿绿的,不见鱼儿。
       学校的教室全做了宿舍,几百个小孩挤在一起。两个小孩一个被窝,上下铺。一只尿桶放在门口,谁都不肯睡门口。早上起床,尿桶满了,尿水流到了床下。还有一堆不知谁下的大便。
       我不记得自己是几班,只记自己的教室在勤房家里。勤房是个人的名字,不知搬到谁家去了。那教室不大,还有几个学生坐在门口。
       这教室不比黄家咀的教室。那里虽然黑暗,但高大宽敞。不过我习惯得很快。我认识了徐秀莲。
       徐秀莲是个圆圆脸女孩,眼大而亮,老是带着笑。我认识她,早在几年前,我们有过莲蓬的交易了。
       那天一见,徐秀莲就叫起来:“你!”
       “你!”
       “我叫徐秀莲。”
       “我叫***。”
       我挨她坐,算是同桌了。我喜欢这个圆脸的女孩。
       几天后,徐秀莲邀我:“中午去我家吃吧。”
       “你家在哪?”
       “公社前面一点点远。”
       “食堂不有饭吗?”
       “那哪能吃饱?”
       还真是。学校太大了。老是缺米少柴。四年级以上的大同学,常去刘巷子背米,我也背过一次柴,不过是在严伍台。
       徐秀莲家的房子和我家相似。她母亲也很和谒,见到我;“这么小的孩子也弄来徐马湾读书,遭孽!”
       晚上没课,我就和徐秀莲玩。
      “秀莲,喜欢我吗?”
       “喜欢!”
       “长大嫁给我吧?”
       “好!你要来找我啊。”
       食宿只进行了十个星期,我们又回到了黄家咀。但我不舍徐秀莲。
       “你上六年级要到徐马湾,来找我。”
       “我会的!”
       可是这个约定叫我没有记住。两年后,我来到这个小学上五年级,我并没有去找徐秀莲。又在十多年后,我去找徐秀莲时,那里只是桃花依旧笑春风了。我写了一篇小说,小说有一个很美丽的标题,我美丽地憧憬我和徐秀莲在春风绿野里相遇,但这仍然没冲淡我的惆怅。
       不过,这个车轮滚滚的年代,谁也没有能力停留。
       离开徐秀莲并没有很多的日子,人们兴起的捶棉杆皮的声势把个我给携进去了。
      这天晚上并没有与别的日子不同。作业是一如既往地不多。我家是一个钟表都没有的,哪怕是玩具的。我自以为只做了十分钟的作业,作业本就说:你做完了。这让我有点儿扫把儿扫去了高兴(扫兴)。我正有点儿不满足地无聊,一个我的新朋友来了。
       “走,捶棉杆皮去。”姚某喜在叫。
       姚某喜本是高我一个年级的,与黄某青一样,留下来一年,与我成了朋友。
       我刚做完作业,跑出来一看,天顶上都有了半圆的月亮。乡村里没有电灯,油灯也不多的。月亮就更变得亮而还是亮。它就挂在我家左边的那棵拐枣树桠上,想看看我今晚有什么样的故事。
      “来了!”十一岁的我中气十足地回答。
       这便惊动了我的祖母:“这晚了,还出去?”
       “学校捶棉杆皮。”
       祖母不做声了,不做声就是答应了。我让祖母留门。这一声是多余的。这年头,夜归的人多的是,留门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没人去偷什么的。这倒是个,那古话是怎么说来?好像是夜晚不关门,路上不拣拾别人掉下的东西。
       我本想叫一下黄某青的,走过她的门前,她的母亲还是在握把子。我叫了一声黄某青,没有一点回音。我便没有再叫一声。
       我俩走到离谭李坡50米时,一伙人正从坡上下来,是一帮大同学。我饱受这伙人的欺负。
       “呃,某喜,我们装鬼,吓唬那些大家伙!”
      我们闪入棉杆未拔的棉地里,把手中的马灯,一会儿拧大大,一会拧小小的,就像平时看见的鬼火那样。
       这招还真灵。大的同学们大叫:“鬼啊,鬼来了!”
个个逃窜,严某河是太笨了,从坡上摔下来,那响像闷雷。
       不过他比那些女娃们好,那些个有的吓唬哭了。其中还有我喜欢的某杏。
       姚某喜一下子立起来:“不怕。我是某喜!”
       女娃们明白不是鬼来了:“怕什么!是某喜那个鬼!”
       我来到学校天已不早,很多的同学都在操场上捶开了。
       棉杆刚从地里运来。一根根肥美粗壮,捶开时还有些浆汁,直往人的身上溅。如果过上几天,大太阳一晒,汁就没了,皮也难得扒下来。
       我抱过一捆肥大的棉杆,坐在黄某莲的身旁。黄某莲的身边已堆起好大一堆皮了。
       黄某莲也是个好看的女孩,我暗暗地喜欢她。好些年后,我看到她的男人,那是个矮的种田人,我还不明白黄某莲为什么会看上武大郎。
       我抡起铁锤,几下就让棉杆变软了,而后我把皮一下一下地剥开来,放在身边。等够了10斤,我就可以回家了。
       我想和黄某莲说话:“莲儿,你家近么?“
      “比你近多了!“
       “你想不想去我家玩?“
       “去你家玩做什么?“
       真的,玩什么?我被问住了,只好不说话。
       等把10斤完成,月亮都很西的了。
       我和姚某喜走出黄家咀的村头,月亮的光是黄色的。那时的黄家咀到严伍台,出村就是一片稻田,往前没多远,就是一片坟地,叫小谭李坡,那些坟就离路一米远,个个高大威武。好在村口有一个高梁垛。我俩便一人夹一个,点上火,一边摇动一边喊,像赶茅果那样,一直舞到黑鱼沟,两捆高梁杆便烧没了。幸好路边又有个芝麻堆,我们又一人拿一个,烧起来就往前冲,芝麻杆有油烧得快,还未过得谭李坡,便烧没了。我俩便冲啊,一直冲过了那些坟头。
       到家时祖母还没睡。我上床时,衣服都湿了。
       就这么的一天天过,竟然又要期末考试了。我又及了格,仍然和黄某青一个班。不过,我们的老师换了,保长不在了。
老师姓沈,很奶油的一个男子。
       我对他能够有印象的是一件事。在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前,沈老师留下我、李某庆、李某原三人,他在平时教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生字,要我们三人认字。
       我是笨得在严伍台出了名的,不过我有一个好记性。除了有一个字我没有记住,竟然把沈老师教的九十九个字都认了出来。这在李某庆、李某原都有些望得见前面的灰尘却又不能追上。
       认完后,老师让李某庆、李某原回家,留下我讲故事。
       这故事好听。我回到村里,逢人就说,听我讲故事,一分钱一讲。倒也真有些大人们就逗我:“***,讲个故事。”
       “要听故事可以,一分钱。”
       那人便递上一分钱。
       我便十分喜欢地收下。那时,一分钱也不易哩。我和姐一放学就去斋公坡铲车前子,要晒干了,才三分钱一斤呢。
不过故事要讲,车前子也不能不铲。
       车前子,现在很多人怕是不识得。那是一种趴在地上长的草,肥而大的叶子,开花时,是小米粒那样的,紫色的。结的果子也是小小的,和小米差不多,其叶可以做药。在我的记忆里,那是唯一的一个大收车前子的年代。为什么用得那么多,我一直没想明白。
不明白不算什么,反正去铲就是了,铲了可以得钱。
       人们都去铲了,车前子长不及。斋公坡上,车前子一天比一天少,到了天黑还不满一篮子,我和姐姐便在那坡上坐很久,直到看不见路了才回家,这时候,母亲一般不会骂的。
       正当我有了好心情时,可是有一天,一位叫李某立的老师说了:***,你的作业不对的太多了。
       不多才是怪了,我上课老想的是怎么样把白菜储藏起来,李老师讲的什么,我也没有在意。于是,李老师又说,你是个大傻瓜,作业一题没对。
       李老师说了,班上的同学们就叫我傻瓜了。
       我看了看李某立那两条长短不一样的腿,我便想起沈老师讲鬼字,披头散发,两条腿不一样长的。我想把个李白儿带钩送给李老师,却不知为什么没有狠下心来。
       不过,我有了像阿Q被小妮姑骂了断子绝孙的感觉,得把作业赶上来。不然,我的傻瓜是永远地跟定我了。
       我正这么想,村里的某杏出了个令我一生没有忘掉的好主意:在一块做作业。
       我这人一生都有好多憨运气,这叫憨人有憨福。天定的,没办法。
       在一起做作业是在某杏的家,那可离我家好远,怕有500米,中间还有好几个大巷子,常有不明状的声音跑出来。但没有办法,我还是要去。
       某杏论辈份算是我的祖母。这个祖母还是很喜欢我的,不要我出油钱。我知道,要出油钱,母亲就会骂参死江的了。我很是感激某杏。
       某杏16岁了,高我两个年级,我不懂的地方她都会给我讲。我并没有听明白,但作业对了,李老师就不会说话了。只不过晚上回家的时候,我就把声音放得大大的,全村人都可以听得到的,然后回家,推开祖母留的门。
       有天,天突然下了雪,不大但特别的冷。
       “***今晚不回。”某杏说。
       “那睡那儿?”
       “用只粪桶挂起来!”不知谁说。
       “挂你******!”
       我骂那人。
       “别吓唬他,天太晚了。”某杏说:“你跟我睡!”
       某杏是村里最好看的学生。虽大我过五六岁,可好高了,胸都开始挺起来了。我喜欢她。某杏让我睡她的脚头,叫偎脚。严伍台的冬天冷,人们靠偎脚战胜那寒冷。
       我把某杏的脚抱在怀中,虽然有些冰,但我愿意。这一举动令某杏好感动。
       “***以后准是个好男人。”她也把我的脚抱在胸前。然后,给我讲故事。某杏的故事多是雷打不孝子之类,我没听,我就用脚趾头动一动某杏的奶头。某杏笑起来,把我的脚抱得更紧。我就再动她的奶头,某杏就哼哼起来。我觉得好奇怪,怎么和产香姨一样哪。我没有明白这个答案。
       只是,这样的好辰光不太长久。某杏的妈有了话说,灯油耗得多了,我要出油钱。这一条让我没门。我也曾试着与母亲商量一下,且很婉转“老占别人便宜好不好?”但母亲不正面回应我。于是我们散伙了。
        就这样一天天,我的三年级也毕业了。升级考试那日,我求观世音,不要让我留级,那样我就得回家打猪草。菩萨心好慈航渡了我,我及格了,升上了四年级。
       我的父亲才说,看他好笨,竟也升级。
       “你才笨!”祖母借题发挥,“他日后会比你强!”
       我很担心黄某青,那个好看女孩虽不肯理自己,但我还是喜欢和她同一个年级,毕竟是自己儿时的相好啊。
       我问黄家大妈,那个总是在自家门前握把子的老阿巴,只是笑笑不说话。
       直到上学那天,黄某青依然走进三年级的那个教室,我才明白,那个女孩与自个是再也不会有缘份的了。
       可不是,过去了,我的成绩单都已握在手上了。我的语文与算术,一门79分,一门82分,及格了。音乐61,体育63,品德95,可以升高小了,得要去徐北小学上学了。不过我对黄某青有点婉惜。拿成绩单回家那天,还是那个门前,还是那个黄家大妈:“考上没有?”
       “考上了,黄家大妈!”
       “哦!都说这儿子憨,他读书一年没留,还跑到我们小青前面去了。”
       “小青也会考上的。”
       “托你的福,儿,到时你们一起去上学。”
       我满心欢喜,我想去找小青玩,但她躲在屋里不出来。我只好大踏步向前走了。
       徐黄公社只有两所完全小学,一所是徐北小学,一所是七屋岭小学。我在向张家咀的那个表妹欣儿,就在七屋岭小学读高小,刚好与我同一年级。
       两所完全小学,要接纳黄家咀小学等六所初级小学的学生,是不能够的。况且,徐北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各只有一个班。这就非得考,考不上的只有回家一条路了。我的同学,罗某芝,万某耀,黄某莲,黄某惠等都陆续背上书包回家了。这便意味他们这一辈子的读书就到了头。
      有点儿残酷。
      也是,在黄家咀小学,我一个班的同学有40多人呢,上高小只剩下了我、李某庆,李某原等三个人。
       好像在我的上一届要好一些。就在严伍台,就有严某林,杨某德,李某青,何某发四个人。而到了我这一辈,吴某地是四年级都没读完的,至于姚某喜,严某河等,早就没有上学了。姚某喜是家里没钱,严某河是每天要吃鸡蛋才上学,而家里没有鸡了。
       于是,上学便上学,回家便回家。
       徐马湾是一条很小的街,这地方出了个叫徐苟三的人,他的膀胱很有点大,他说他的一泡尿可绕徐马湾三个圈。是不是?无人考证。徐苟三亦早已作古,让其再验证一下也无有了可能。不过都明白了徐马湾的小也就无所谓了,反正也无有人替徐马湾鸣冤叫屈。
街不大,一条县河临街而过,河南边便叫了徐南,河的北边并没叫徐北,只不过一所小学校叫徐北小学而已。
       徐北小学的所在地叫徐黄公社,这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种通俗叫法。这个公社由十二个大队构成。南边是县河,北边是青山大小湖,东边是三岔河,西边其实也是一条河,但不知为什么叫个真漫口。于是这个公社所在地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天成垸,在百度上还可搜索到的。天成垸在历史上还有点名气,据说和某皇帝有点把关系。
       从严伍台算起,经由余家台,朱家咀,向张家咀,张家台,杨石潭,丝网湾,徐马湾,吴家湾,姚家湾到黄家咀,它是个带圆形的垸子,七屋岭居中偏西一点,理应有个完全小学,徐北小学完全偏南,有完全小学因其是公社所在地。
       徐北小学在公社后面,小学临一个大水塘,一共有六间教室,一个年级一个班,还有个教工食堂,一间教工宿舍。五年级和六年级在北面,东面是一二三年级,西面是食堂与四年级,教工宿舍在南面,构成一个四合院的样子,中间便是操场,只有一个篮球架。
全校约有200多个学生。那时一个班人都不多,超过50的很少。老师还不算少,接近20个。
       每天早晨,我独自一个出村后过了白龙沟,走过大雪友台背后,有一条路斜插到采荷台,穿过采荷台,越天渔公路,走邓家台后面,就到了徐北小学。我每天起床时天不是亮的,可到了学校,早自习总是没赶上。为此,我的班主任找我谈过好几次话了。
       黄的又透一点红的月亮斜倚在西天,天是没有云的,星星们在东南西北中的天上散漫着,要睡的或半要睡的样子,光淡得和没有强似一点点。因此,那月从没有叶的树枝缝漏下的光好像鸡蛋黄冲了很多的水那样,让屋台上的地面洒上淡淡的一面,使这仲冬的清晨有了暖暖的色调。只有夜鸟不知从哪里叫出声来。鸡们自是不甘落后,此起彼伏地在严伍台的每家每户的鸡笼里发出声音来,响亮而又充溢着朝气。它告诉人们,赶早场的时候到了。
       我好喜欢这个早晨,这是我从没见过的。我立马进屋找出来姑父给的那支钢笔,写诗:有月红黄色,高挂在西天。中间的我已记不住,只知道最后两句是我刚刚读到过的那个姓陶的渊明先生的诗句:此中真有意,欲辨已忘言。
       姑父给的笔是我极为尊重的。姑妈嫁到渔薪河的姑父家时,就是我那年上学因不会理解你叫什么名而没有上成学的那一年。姑父与姑妈都骑的是高头大马。那时的姑父还是一个小伙子。他对我与姑妈对我一样好。他们都受了祖母的影响。所以每当我去渔薪河玩,第一个就是吃粉,那是好吃的不得了。再就是常给我礼物,笔就是姑父给我的生日礼物。所以我心里总是祝姑妈与姑父万寿无疆。可惜,姑父没有万寿,五十寿都不到。他有个咳的毛病,叫个什么肺结核,说起来很骇人。不过我每次去渔薪河都与姑父姑妈睡在一起,一点也没咳过。姑妈也一直健康,直到82岁高龄才驾鹤西归。姑父在渔薪河交易所里做事。那个镇子很大,是天门西边一个很大的场口,南来北往东经西过的客商,用文人们的形容有点像过江的一种鲫鱼那样一个挨一个。姑父就在市场里东转一转,西看一看,给谈妥的买卖双方约称。姑父的公平远近皆知。于是买卖双方皆大欢喜。姑父也就先进了,人们叫先进工作者。奖状挂了满满的屋子,奖品也是一年一件,盆啦,毛巾啦,钢笔啦。姑父的孩子一个个都小,姑父说,我会读书,好笔要给我。于是,这笔就成了我的最爱。最爱就是谁都不让拿走的。只有我的朋友陈某敏可以看一看。这一看也让我后悔得不得了。几次看过后,陈某敏竟然把笔弄得我见不着了。他也赔了。赔的那一个让我不喜欢。因此,我再也没有写出过那一早晨那样的好诗。我自称与一个姓江的人一样,火没了,据说是柴尽了。当然罗,没柴还会有火吗?这个都不懂!
       这个早晨的月叫我欲辨已是没话说了。可惜那诗!
       写诗完毕后,开始做早餐。
       我从小与祖父母住在东房里,直到上石油学校。每天早上鸡叫第二遍,祖父或者祖母便喊道:“上学了!”
       我自从那早晨写了好诗后,一直想有个书房。可祖父母的住处小得摆了两张床后再就摆不下一把夜壶了,只得把夜壶放入床下,晚上用时,为省点油钱,就用手去摸它。弄倒了它,液体们便横溢了,空气中便有一种人体发出的别样的味。这个细节后来被我写入文章,长江日报那个某兰编辑竟说看到了神仙来的一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海南
精华
9

45

主题

2067

帖子

221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19

IP属地:海南省海口市

 楼主| 发表于 海南省海口市 2020-5-5 19: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鸡叫第二遍相当于几点钟,那时没有个钟,只好听鸡叫。后来我有心观察过一回,约是早上4:30分。
起床没有灯,电在那年头,人们的认知一片模糊。油灯要钱。我睡前把上衣放在枕边,弄条板凳放好裤子。我摸到上衣,再套上裤子,又摸开房门,穿过中堂屋,揿开父母的西房门,而后打开厢房门进入厨房,这才点上灶台上的油灯。
点上油灯,我听见有蛤蟆叫。我耳不灵,三岁时患中耳炎,家里没钱,父母未在意,耳就不灵。记起上五年级,班主任朱某香是哥哥的老师,特意把我放在第一排,我仍听不清老师讲的什么,只看老师的嘴型来领会。成绩自然是班里垫底的了。听不见又让我与外界似是而非,这又叫人们叹道,这孩子一辈子完了!
蛤蟆的叫声好像更大,我这才拿过油灯,顿时吓得尖叫:一条火烧根盘在水缸与灶的夹角,蛤蟆的后腿已在蛇的嘴巴里了。
尖叫归尖叫,我也不敢叫父母,父母才不喜欢我吵瞌睡。
我找来大铁锹,我知道,要看准头才能下锹的。我用力下锹,死死地按住蛇头。那蛇用力挣着,身子都缠上锹把。不能松手,直到蛇不动了,我才用锹把蛇与蛤蟆铲到屋外,这才看到月亮是那样的美丽。
有几个人能发现这样的美丽?
我为自己的幸运使劲儿甩甩胳膊。我突然记起早起的目的了,三步两步回到厢房,找出红薯,洗净、切片,点燃柴火。
红薯片快熟时最好放点蒜苗,那才叫香呢。
熟后,我大口地吃了一碗而后又盛了一瓦罐,用个包袱提好就出了门。月亮又下了半根竿子,也没先前的红黄了,台坡子下已有了赶早集的人们的说话声。我摸下江踏子上学去。
徐北小学在徐马湾。徐马湾离严伍台人们说是五里,其实现在看来至少有5000米。走到胡某四门前就算出了村子,要过一道谭家桥,桥是木头的,有些板被人们弄了去做柴火,过去是要小心。这不算什么,我走得太多了。
过了桥就真正要小心了,过桥不远就有三个坟,两大一小。村里人说他们曾见一个鬼把头抱在怀中梳啊梳的。这女鬼死过好几年了。死是吊死的。死时才30多岁,阳气特盛。据说中午都在与人们一起挖地皮,就是把屋里的土挖出来做肥料。那时不兴化肥,屋里的地皮就是好肥料,常搬倒夜壶的地皮不肥都无人信的。好好的人挖罢地皮下午就没了。那阳气自然地旺了,常常夜间出来游荡,可吓人了。
我有自己的办法,走过那坟边时就大声唱歌:小鸟在前面带路……
只要走过那坟,我就撒开步子跑着,我的长跑第一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说实话,我不怕那个男鬼,那个鬼生前是肺病,老咳血的。也不怕那个小鬼,他比我小。小鬼是在两个大人不在了后才死的。要不是那个女鬼吊死,那小孩应该都快60岁了。所以说不让自杀的人进天国还是有道理的。
过了那坟就到了雪友台。从大雪友台背后走过到采荷台,中间至少有4里路没人家。那是一条斜的路,两尺来宽。两边的庄稼早没了,只有泥土的气味在晨风中窜动。天边有了鱼的肚皮一样的色,采荷台就可以看见影子了,徐北小学也就不远了。不过还要一鼓作气,不然早自习就要迟到了。
到校时厨房的徐伯,一个60余岁的老伯招呼我:“这早啊!这儿子真能吃得起苦!”说着那位慈祥的老人便接下我手上的包袱——中午,他要给我把红薯汤煨热。我中午是不回家的,因为来回近二十里路会让我赶不上上课。
太阳出来了。
教室里吴某在还有徐某云已在读书了:下雪了,田野里白茫茫一片……。
我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母亲就常常说:“这个参死江的,和银叔一个模子磕的,雷都寻不到的。”翻译一下大约是,这个该淹死的,和傻子银叔一个模样,雷都想把他消灭,但又不好寻找他。
银叔离我家隔两家,中间青儿一家,还有黄某堂一家。那男人30多岁就干不了活,做家庭妇男。原因是他有一个大卵子夹在裤裆间干不了活。其实那只是个疝气。严伍台人没钱动不了手术,导致金叔不能下地。他人不傻的。
我并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把自己和一个患有疝气的男人相比。但有一点我明白我是太笨了!加上耳不好,獐头鹿耳的。于是我很想检测自己是不是憨子。我扭自己的耳朵,还掐自己的胳膊,还是觉着痛的。有一天天下着一点小雪,我放学后,赤着脚走在路上。路上的人此刻都不在路上了。我就把那件没有了前襟的棉袄脱下来,这样就是光光的一个身子了,我要看自己知道不知道寒冷。我认为傻憨的人就是不知道这些的。可是风太大了,雪花落在身上刺得和小刀扎一样。
不能这样!我会病的。我赶紧将那棉袄套上。自己知道冷啊!我好一阵高兴。
“我的遭孽的儿啊!”祖母看到老长不高的孙子,常常这样的叹气。
终于有一天婆媳俩开战了:“恶巫,你这个恶巫!没见这么两样心的女人。他是后娘养的么?他不是你身上的肉么?你这恶巫!”
“你这老东西!有本事你就弄去养啊!”
我就跟祖父母过了,放学的时候就与祖母一道在稻地里寻找,寻找些收稻人漏下的又叫拾稻人漏下的穗子与颗粒。
有一天他们来到一个叫庙湾的村子旁,雪下得好大了。我便和祖母躲到一个大屋子的檐下。屋子好大一栋门也洞开,却没有一个人住着。
这叫我不解。
祖母便讲起来。房子的主人一个叫达高一个叫达才。他们都当地的大户。
“大户好不好?”
“大户很有钱,米多的吃不完。对周遭的人们都还好。”
“好。那为什么屋里没人了?”
达高达才人不坏但却无后。老婆找了几个,个个都没生。两兄弟死后这屋就绝后了,也没人敢来屋里住了。
我朝屋里望一望,黑黢黢地。我想进去看一看。祖母拦在了我的前面,“这屋阴气重不能进的。前年徐家大湾的一个人进去,出来就病,没几天就死了。”
我倒是不怕死。
“婆婆,我年轻阳气好旺的,不怕。”
“那我就和你一起进去。我得在你前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42

1383

主题

4394

帖子

537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379

IP属地:江苏省

发表于 江苏省 2020-5-6 09: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海南
精华
9

45

主题

2067

帖子

221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19

IP属地:海南省海口市

 楼主| 发表于 海南省海口市 2020-5-6 17: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班班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海南
精华
9

45

主题

2067

帖子

221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19

IP属地:海南省海口市

 楼主| 发表于 海南省海口市 2020-5-7 09: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祖母就在前面,她用打狗棍牵着她的孙子。进得里面,只因外边的天上有很厚重的云彩,要好一会才能看清东西。房里的床还在不过都是灰灰的。我用一摸,手立马就灰了。祖母一根棍子横过来,想挡住我的行为但没挡住。
“死人的东西,不能摸的。”
还有木柜上着锁。厨房里满是蜘蛛网。祖母就用木棍在面前晃动,把那些蜘蛛网打掉。
厨房里的大锅都在,碗没有看到。
祖母又带着我转到一间亮一些房子,横躺着几个好大的木柜。
“这叫窝柜装粮食的。”
一听说粮食我觉得屋子亮堂了许多。
“打开看看吧?”
“死鬼的东西动不得的。”
“不怕。看一看不怕的。”
祖母拦不住我,“我来,你一边看着。”
说着祖母就上去掀那柜盖。可柜盖不动。
“死鬼还护着不让动呢?”
“婆婆,你的力气太小了,我来。”
“我的儿别动。婆婆半截都埋进土了。你可来不得。”
“不怕。我阳气旺。”
我一上去就把那盖给掀开了。我很奇怪那柜盖轻轻的,婆婆那么大的人却掀不动,还真是自己的阳气大么?
柜子里好像有东西。
“快快下来。我们出去。死鬼回来了!”祖母惊叫起来。
我不管,伸手摸了一把:米?
“达高达才,你们要收就收我,不要动我的孙子,求求你们了。”
这当儿我已把口袋装得一半了。
门口有人叫:“哪个不怕死的在里面?”
祖母就把我用命拖出来。一看那人她就喊:“肖娃子,你到哪去?”
那个叫肖娃子的人不是娃了,很老的一个阿巴,有些神叨叨的。
“是你啊。吴家大姐。”
“是啊是啊!”她接过孙子手上口袋,又把他推上前:“喊肖婆婆。”
我喊了肖婆婆。
那肖娃子打量着我。好一脸地奇怪。
她阴着个眼:“你叫什么?”
“我。”我很不能明白她的目光。
她绕我转一周。一会她走近祖母,说了些什么。
祖母一脸惶恐:“是有些怪的,我拿那盖像有好重,他轻轻就拿开了。”
肖娃子又过来摸一摸我的脸:“我这老东西也来沾一沾贵人的光。”
我实在不明白她嘀咕些什么。
“儿啊不瞒你说,”肖娃子眯着眼,“进得这屋的不下百人千人,却没有人找到过米。”肖娃子一顿,“恭喜你了儿子,恭喜你啊吴家大姐!”
婆婆接过来:“碰巧找到。”
我有些不太耐烦,他看到肖娃子手上有只口袋忙拿过来:“婆婆,这米给你,我再去拿。”
“好福气,吴家大姐,你孙子有菩萨心,好啊。”
我转过身又进了屋。祖母又走在了我的前面,肖娃子也跟进了来。
我装了半袋,把盖盖好。
祖母好像还是不放心:“肖娃子,你可别到处说啊。”
这天晚饭是我吃得最饱的一回。婆婆还叫我给父亲送了一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