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042|回复: 0

望峰息心,窥谷忘返——大柏地游记(之二)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

主题

4

帖子

14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4

IP属地:湖北省恩施州

发表于 湖北省恩施州 2020-5-12 12: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容阳客 于 2020-5-12 12:30 编辑

电站遗存
   沿左支流​河岸垂直上行20多米,见一小平台和一长方形池子。平台上曾有三间木屋,为龙口电站的配电房和值班室。电站关闭停业后,木房卖给私人,后来撤掉。平台草丛留下两截枯木和一堆瓦片,也算是龙口电站厂房的历史见证。平台右边的池子杂草丛生,早已干涸,不存一滴之水。池子占地20平米左右,深约2米,是龙口电站的前池。发电机房位于平台和前池下方的河岸边,落差18米,曾有两间木屋,早已不见踪影,机房遗址边唯有几株古河柳依然健在,高大挺拔,站成风景。由前池靠河一侧,进入引水渠,沿着水渠边沿向龙口河谷深处前行。引水渠建在河岸悬崖上,凿石壁而成,下方是龙口河。渠深约1.5米,宽约0.8米。行走渠上,观河谷风景,山峰高耸,深谷储翠,林木葱郁,鸟儿欢唱,河水轰鸣。
   行两里许,一道石砌梯状拦水坝呈现眼前。拦河坝横截河水,河水从拦河坝右边缺口倾泻而出,溅起的水花洁白如雪,晶莹剔透。坝前一棵粗大的古河柳连蔸翻起,倒伏在拦河坝前,横亘河上,搭接两岸,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氛围。为何又一棵古河柳倒下?细看,树干套着粗钢索,正惊诧迷惑,表弟解释说,前些年时有盗挖名贵树木的现象发生,犯罪分子利用钢索,借力河柳牵引名贵树木,因用力过大过猛,致使河柳连根拔起,倒伏河岸。
   近距离观察拦河坝,方形的麻条石层层垒起,露出河面部分有七级,梯状,下宽上窄,高约三米。雕凿的麻条石规规整整,方方正正。麻条石取自河岸山体,最大的一块麻条石由几十人抬运而来。河床下面还隐藏有看不见的基础工程,深四米,也由麻条石垒砌而成。为了筑牢坝地根基,防止泄露,当年大柏地人托关系从宜都拉来几袋高标号水泥凝固坝底。
   走在坝上,感慨万千,浮想联翩。如何合理利用山水,以适度开发为原则,以不破坏生态为底线,我国古代先民是有丰富经验的,比如都江堰,灵渠。想起前些年,为了一己私利,私人资本的狂流纷纷涌向小电站,一哄而上,许许多多小河、小溪被拦腰截断,一堵堵灰色的坝体截住河道,让人痛心不已。
   坝前原有两米深、数十米长的前池,现在已被河石填平。坝前30多米处有四股泉水分别从河底、河岸的石缝、石孔里涌出,我问表弟是不是传说中的鱼泉?表弟说不是,他说鱼泉还在上面,早被石头掩埋。仔细在水中寻觅,不见鱼儿的踪迹。坝前一道长形沙洲把河道分为左右两岔,左岔冒出的三股泉水合一后在坝前与右岔泉水汇合,从坝上缺口奔流而下。坝体坚固,用厚重的麻条石层垒而成,怎会出现缺口呢?难道是洪水冲击出的缺口?如果是洪水冲击而为,为何缺口不居中而靠边呢?返回到侯大哥家歇稍、喝茶、吃饭时,侯大哥告诉我是多年前山羊溪人为了卡鱼,故意砸毁条石弄出的缺口,释然了我心中的疑问。其实坝体有缺口何尝不是好事,如果有鱼儿上游繁殖,可以从缺口腾跃而上,进入到拦河坝上游的石缝石洞里幸福地繁衍儿女。
   龙口电站总装机80千瓦,两台发电机,两台水轮机。每台发电机发电功率40千瓦。电站由机房,配电房,值班室,前池,引水渠,拦河坝(前池)组成。龙口电站属于小水电,是大兴水利、大建小水电时期的产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修这样一座微型电站何其艰难。大柏地人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抽三十多名强劳力连续奋战,悬崖凿渠,拦河垒坝,雕琢条石,抬运巨石,真有一种战天斗地的精神。为了把两台发电机、两台水轮机运到深山河谷,三十多人奋战半个月,从太平镇街心出发,经申家弯,趟甘溪河,爬申家界,下堰塘,沿山羊溪河谷陡崖,全程近60里山路,全靠人力抬运,一步一步把发电机组运到厂房。其间,还有所谓炊事班随行,食合渣苞谷饭(有时无青菜仅有豆汤),夜晚天为盖地当铺,眠草丛,睡树林,一路餐风露宿。连接前池和水轮机的引水管你一定意想不到,要么水泥管,要么钢管,哪有用木材做发电引水管的?并且是直径一米多的粗木管!选用上好的楠木,由木匠加工成弧形,拼接成巨大的圆管,30多米长,然后里外刷漆,再刷沥青,再用钢筋一圈一圈箍扎,光箍扎用去的钢筋重量达几千斤。尔后花钱请来工程技术人员,安装调试。电灯点亮的那一刻,大山沸腾了……龙口电站前前后后费时六年之久,惠及当时的高潮大队(柳家村),太平堰塘大队(堰塘村)、五星大队(三岔村),新鹤公社团结大队(麻旺村)的七队。龙口电站所发之电虽然仅用于照明,并且家家户户只照十五瓦的小灯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柳村人干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不畏艰难,敢想实干,为了深山中点亮那一盏盏夜的明灯。
   往事如风,人事留痕。每当谈起电站往事,柳村人没有忘记出工出力、流汗流血的建设者,没有忘记孙庭武书记,大队长钱宗海,会计候祝为,厂长田金茂,值守人员何哲峰、候延培、朱泽贵,他们有的还健在,有的已经逝去。探访龙口峡谷,一睹龙口电站的风貌是我多年的心愿,能见到他的部分遗存,已属幸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